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人民觀點:以奮斗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如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⑤

人民日報評論部

2018年09月21日08: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有那麼一股子中流擊水的勁頭,有那麼一股子以夢為馬的激情,奮斗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走向未來的橋梁

“這是一段紅色青春的奮斗傳奇”“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前不久,熱播電視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講述“兩彈一星”研發中幾位大學生義無反顧投身國防建設並奉獻一生的故事,受到如潮好評。跨越時空,超越個人,在不同時代的青春中引來共鳴的,正是“奮斗”二字。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志向,歷練敢於擔當、不懈奮斗的精神,具有勇於奮斗的精神狀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做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讓奮斗成為青春的底色,在成長中注入拼搏的精氣神,堅定其腳步、強健其精神,這是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題中應有之義。

心裡有遠方,才能一路風雨兼程。年輕人成長過程中,志存高遠是進步的根本動力。“立鴻鵠志、做奮斗者。”不管是伏案苦讀的大學生,還是扎根基層的青年村官,抑或是流水線上的產業工人,把人生志向轉化為奮斗動力,就能在成長中聽到拔節的聲音、看到雨后的彩虹,收獲自己的人生精彩。有小夢想,更要有大志向。身處“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身處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時代,把人生夢想匯入時代洪流,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共振,在復興征程中找到建功立業的舞台。前景光明,征途豪邁,不奮斗,何以談青春,何以談夢想?

志不求易,事不避難。培養更多新時代的奮斗者,最關鍵的是激發年輕一代的責任感,錘煉堅強意志,培養吃苦精神。中山大學博士生韋慧曉投身軍旅,成長為我國海軍首位女副艦長,在萬裡海疆書寫無悔青春﹔常州技師學院學生宋彪頂著40攝氏度的高溫在車間日復一日苦練,斬獲世界技能大賽最高獎……無數這樣的年輕人,以奮斗成就出彩人生,“吃苦”“拼搏”都是必不可少的關鍵詞。“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隻要有那麼一股子中流擊水的勁頭,有那麼一股子以夢為馬的激情,奮斗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走向未來的橋梁。

客觀來說,現在的青少年絕大多數在不愁吃穿的環境中長大,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堅強意志、吃苦耐勞精神,教育者需要比過去花上更多心思。現實中,一些人不相信奮斗,覺得“靠奮斗不如靠背景”﹔一些人消極頹廢,遇到挫折就容易放棄﹔還有一些人沒有長遠目標,得過且過……凡此種種,雖是少數現象,但也需要引起重視。泥濘的道路才會留下腳印,陡峭的山峰才有無限風景,要引導青少年克服生活中的“不容易”,挑戰工作上的“不可能”,以奮斗讓人生出彩、以奮斗讓青春閃光。

應該說,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焦慮、成功的渴望,讓當代青年同樣有著“成長的煩惱”,這都可以理解。年輕人要更好地理解奮斗,肩負時代使命責任,無論任何時候奮斗精神都不能丟。年輕人要更好地踐行奮斗,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去拼搏、去奮斗、去奉獻,去創造美好的人生、去實現偉大的夢想。

1939年,毛澤東在延安慶賀模范青年大會上說:“什麼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奮斗這一條。……奮斗到什麼程度呢?要奮斗到五年,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到六十年,七十年,總之一句話,要奮斗到死,沒有死就還沒有達到永久奮斗的目標。”復興之路上,一代又一代青年在成長,時代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塑造青少年不畏艱難、敢於拼搏的奮斗精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21日 13 版)

(責編:任一林、萬鵬)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