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莫讓“實干家”成了“材料匠”

孔令晶

2018年09月17日09:1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在走訪過程中,筆者發現基層干部普遍呈現出一種奇怪的工作狀態:別的崗位可以根據工作強度調整工作節奏,但是文字崗位的干部部分節假日經常加班加點、挑燈夜戰﹔一個單位或部門負責文字材料的干部鮮少下鄉,大多數時候都是寫材料、審材料、改材料,迎檢備查。

文字崗位為什麼如此忙碌?撰寫材料的干部所掌握的情況是否來源於基層走訪調研的民情實際?他們是否有時間真正到田間地頭走走看看?當然,能否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高質量的、符合要求的材料,完成工作任務,與從事文字寫作的干部個人能力素質有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量的表格填報、文字材料匯報、資料整理工作堆積在基層干部身上,暗藏的是基層形式主義仍然嚴重這一問題。

讓頭腦靈活、思路寬闊的鄉鎮干部整日埋頭於報表和文字中,一方面不利於干部的成長和綜合能力的提升,讓干部培養在實踐上瘸了腿﹔另一方面盲目用材料堆砌出的工作就如同紙糊的鮮花一樣,見不得風和雨,經不起推敲和檢驗。材料寫得好並不能代表一切,工作成績的好壞,要用事實說話,用群眾的口碑証明。用材料好壞來評判工作成績的形式主義之風當剎,不能讓基層實干家成了“材料匠”。

基層作為接近人民群眾的工作最前線,最好的材料應該取材於基層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實際,來源於人民群眾對生活的普遍感受與需求。如果為了迎檢備查,為了迎合上級工作的需求去閉門造車,那麼結果隻能是離題萬裡,不接地氣。寫在紙面上的成績、問題、下一步工作謀劃,必須來源於政策落實后,問題解決后的真實調研成果,而不是翻過來倒過去的“加強領導、組織宣傳、進行引導”,要有對問題最根本的分析和思考。因此,要讓沉下心去干事成為基層工作的常態,而不是陷於“迎來送往”中用“材料成績”自欺欺人。

此外,各級機關和領導部門也要反躬自省,讓督導檢查能夠成為推動基層工作落實的有效方法,而不是督查資料夠不夠厚,材料夠不夠多,不能陷入痕跡主義的漩渦之中。要有合理的考核方法和評價標准,多途徑了解工作落實情況,全方位考核考察。給基層鬆綁,給基層干部減壓,讓文字材料真正成為總結經驗、查擺不足、縱向提升的工具,讓基層干部腳踏實地的干事,才能夠胸中有溝壑,筆下有春秋。

(責編:張恬恬、謝磊)
相關專題
· 清風時評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