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

曹潤青

2018年09月12日08:25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

核心閱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規定了我們最基本的文化身份。中國共產黨不是文化復古主義者,中國共產黨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秉持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從而使傳統文化為中國實踐所用。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新時代黨帶領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工作。這一論述深刻表明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傳承民族精神血脈的文化自覺與歷史擔當,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本來、開辟未來的文化情懷與價值理想,凸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守中華文化的文化立場,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深度融合的當代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規定了我們最基本的文化身份。中華傳統文化素以其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著稱於世,以倫理道德為本位是中華文化的突出特征,深刻塑造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及民族性格,構成了中國人的精神底色。“天不變,道亦不變”,歷史上中國人對本民族的文化充滿著高度自信與認同。“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對傳統文化的否定帶來的是近代以來全盤西化的思潮以及中國主體性的失落,喪失了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在強大的西方面前,失去了自信,失去了界定自我與世界的話語權。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和中華民族在近代獲得獨立的開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次更新自我的實質性起點。在共產黨之前,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和孫中山、黃興等資產階級革命派都曾先后為了挽救中國而矢志奮斗,但是中國絕大多數的民眾並沒有被真正動員和組織起來。中國共產黨的出現使中國革命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鮮血洗刷了屈辱,煥發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磅礡力量。中國人徹底意識到,在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能夠自主、自立、自強地戰勝任何困難。中華民族的民族力量在抗戰中得到了空前的鍛煉,並隨著抗日和內戰的先后勝利、新中國的成立而達至頂點。民族尊嚴的獲得和民族力量的提升成為中華傳統文化走向復興的根本原因與根本動力。可以說,正是因為共產黨的組織領導才喚醒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內在力量,使中國人民的堅毅、勇敢、團結再一次在歷史中呈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看,共產黨真正堅守了民族立場,在根本上守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代以來,沒有其他任何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實質性地保護了民族的自立,維護了民族的團結,釋放了民族的力量,從而真正保護了中華民族及其傳統文化的生命。

立足當代中國實踐

中國共產黨不是文化復古主義者,中國共產黨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為中國實踐所用。中國共產黨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態度不是思鄉的懷舊與抒情,更不是不分對錯的全盤承受。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初期就秉持著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這種立場一方面破除了對傳統的因循守舊,極大釋放了革命需要的動力﹔另一方面又能夠充分調動傳統文化的資源,使其為革命斗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對封建社會的剝削形態和機制進行揭露和斗爭的同時,極大調動了傳統文化資源的動員能力,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愚公移山、團結一心、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為整個民族奮發圖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能量。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並最終歷史性地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從理論上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體現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對中國實踐的深刻把握和思想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時代下我們黨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放到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整個發展脈絡中去理解,打通了古今之間的聯系,使中國歷史不再僅僅是時間意義上前后相續的整體,而成為中華民族生命發展歷程的一個完整體,這就使得產生於近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和理論內在於中國歷史的發展邏輯之中,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中華文明的當代展開。因此,中國共產黨人不是單純地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而弘揚傳統文化,而是以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全部出發點,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立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以獲得中華文明持久廣泛而深沉的滋養。

中國共產黨對待和處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經驗業已表明,隻有立足時代的特點和要求,融通傳統文化與中國實踐的現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獲得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其生命力才能真正被激活。那些認為傳統文化隻能照搬、要求傳統文化必須“原汁原味”的做法在將傳統文化供上神壇的同時,扼殺了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事實上,根本不存在一個現成的文化傳統,中華傳統文化早就熟知“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在歷史上,隨著歷史客觀條件的變化,中華傳統文化始終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實現著自我的發展。文化隻有活在當下、活在現實、活在人們日用而不知的常行中才是真正地“活”著。因此,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展開必須在面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走出古典形態的框架,走出“照著講”的巨大歷史慣性,在時代問題的激發下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水乳交融,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接著講下去”。

面向世界開放發展

真正有效的文化交流與互動必須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近代中國在西方面前失去了文化自信心與文化獨立性,在與西方的交往中亦步亦趨、極為被動。中國思想的大門洞開,社會達爾文主義、自由主義、功利主義、無政府主義等思潮在中國輪番登場,失去文化主張的中國無力對這些思潮作出客觀全面的評判,中國社會呈現出普遍的思想迷失和價值失守。

中國共產黨人對中華文化立場的持守是對中華民族主體性的堅持,是在世界范圍日趨激烈的民族國家競爭中,維護民族和國家利益、推動民族和國家發展的根本保障,同時也是促進不同文化間友好交流互動、推動世界文明更好發展的根本保障。隨著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中華文化主體性確立的過程,中國共產黨人不盲從他人,而是以中國的實際、民族的利益為衡量尺度,通過向世界學習,真正將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化為己有。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向世界各民族取長補短、擇善而從、兼收並蓄而尋找到的一條既適合中國實際又體現現代化要求的發展道路,這條道路本身就是中國與世界文明交流的歷史性產物,是中國為豐富世界文明作出的突出性貢獻。作為世界文明交流的參與者與推動者,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始終反對敝帚自珍、一葉障目,而是在世界發展的潮流中、文明多樣並存的格局下“各美其美”與“美美與共”,實現世界文化的大交往與大和諧。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