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思想縱橫:增強憂患意識

李海青

2018年08月06日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憂患意識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智慧,居安思危是歷史昭示的一條重要經驗。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應對挑戰中壯大,始終抱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同志展望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著眼百年大黨的使命擔當、基於改革發展的風險考驗強調:“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但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這一重要論述是給每一位黨員的清醒劑,具有鮮明針對性與重要現實意義。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完成歷史使命要求我們自覺增強憂患意識。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不僅要關注現實問題、即期目標,而且要實現遠大理想。完成歷史使命任重道遠,我們不能滿足於一時的成績與進步,不能固步自封、驕傲自滿,而要時時思考當下工作中的不足,找到與奮斗目標的差距,不斷改進提高。正是因為心存憂患,能夠清醒地認知、應對各方面的問題與挑戰,我們黨才能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前途光明、任務艱巨,尤其需要我們深懷憂患意識,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在新征程中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但也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兩個沒有變”是對我國基本國情與發展現狀的准確定位。初級階段意味著與更高發展階段有差距,最大發展中國家意味著與實現現代化的發達狀態有差距。我們絕不能驕傲自滿,而要以深切的憂患意識,一步一個腳印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行百裡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仍然存在諸多風險與挑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正是基於深沉的憂患意識,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在精神狀態上絕不能懈怠、馬虎、大意,而要時刻警醒,保持飽滿的精神和昂揚的斗志,牢固樹立底線思維,以高度的憂患意識繼續攻堅克難、砥礪奮進。

實現偉大夢想,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前進道路上,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我們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准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就要以深切的憂患意識,居安思危、銳意進取、奮發圖強,努力續寫百年大黨不斷走向勝利的時代新篇。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6日 07 版)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