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讓全社會共同致力於質量提升

徐明煥

2018年07月22日09: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實施質量強國戰略,著力提升供給質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任務之一。完成好這一任務,需要加強質量公共管理,完善質量約束機制,促進全社會共同致力於質量提升。

  變質量發展規劃軟約束為硬約束。加強規劃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針對社會上一些人對高質量發展重視不夠的問題以及經濟建設和質量工作“兩張皮”問題,必須加強質量規劃的剛性約束力。在明確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和實施步驟的前提下,各地區、各行業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切實推進高質量發展規劃化、具體化、項目化,進一步明確質量發展任務和責任主體,細化落實工作措施,有利於推動質量發展規劃由軟約束變為硬約束。質量發展規劃經科學評估和論証后一經確立,就應像城市發展規劃那樣成為硬約束,能夠發揮對本地區、本行業發展的規范和引領作用,進而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加強對產業和區域發展質量的有效控制。產業和區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載體。應創新從源頭開始的過程質量控制機制,探索實施產業和區域重點項目質量評估制度、高質量發展立項評估制度、項目過程質量評估制度等,配套實施相應的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措施,讓高質量發展措施貫穿於產業和區域發展之中。嚴格控制不利於環境修復和保護的低質和同質產業重復建設,嚴防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發展方式反彈回潮。在區域經濟布局上,堅持以主導產業帶動相關產業整合重構,按照區域比較優勢和主體功能定位布局產業,尤其應注意嚴控落后過剩產能向西部和欠發達地區轉移。

  保持質量安全追責的高壓態勢。當前,質量安全問題已得到有效遏制,但並未根除。必須更有針對性地發揮好政府作用,加強對質量安全問題的綜合治理。始終堅持把質量安全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准則,保持對質量安全問題追責的高壓態勢,倒逼各行各業和廣大企業自覺守住質量安全底線。政府、企業和行業應分清各自所承擔的質量安全責任,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加快完善涵蓋經濟決策、管理部門以及具體生產經營單位的全方位全過程質量安全責任體系,在實現各市場主體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中織密織牢質量安全責任網,建立從決策到具體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追溯追責管理機制。

  嚴格產品質量合格評定標准和程序。沒有嚴格的產品質量合格評定標准和程序,就不會有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在產品技術標准和質量合格評定標准與程序方面還存在短板。補齊這個短板,構建高水准、切合實際的技術標准和質量合格評定體系勢在必行。應進一步加強資源整合,加快構建與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標准化推廣應用體系、認証認可服務與監管體系以及計量與檢驗檢測技術保障服務體系,更好滿足高質量發展對現代管理技術手段的新要求。既要建立健全涵蓋宏觀質量評價、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滿足民生保障需要的新型標准化體系,又要加快構建規范的質量合格評定平台,切實提高技術保障服務能力。

  全面加強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建立完善能夠反映質量安全需求和績效的量化考核體系,准確評價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和作用。一方面,研究制定更加嚴格的質量統計分析技術標准,防止弄虛作假和重復計算質量經濟參數。建立健全反映國民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狀況的綜合指標體系,更全面、更客觀地反映經濟發展與質量安全提升的成效。另一方面,加強對政府機構和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服務高質量發展情況的考核,激勵和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參與支持高質量發展。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22日 07 版)

(責編:李葉、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