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在持續深化改革中豐富社會建設的中國經驗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2018年07月16日10:42    來源:《求是》

原標題:在持續深化改革中豐富社會建設的中國經驗

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使一個人口超過13億的發展中大國,在整體上快速平穩地推進了現代化,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已成功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並不斷創造和豐富著社會建設的鮮活經驗,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建設的突出成就

人口再分布以及與其相關的社會形態轉變是現代社會建設的基本面貌。由於長期的城鄉分割,鄉村社會曾經置身於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之外,嚴重制約了中國社會現代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大大提速,2017年城鎮人口佔比已經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58.5%。順應城市化進程,我們不斷優化城市結構,改進城市管理,完善城市服務,加強城市融合,在整體上維護了城市良好秩序的同時,不斷提升了城市社會質量,激活了城市社會活力,豐富了城市發展內涵,大大改變了中國社會生活面貌。

實質性提升全體人民生活水平是社會建設的基本內涵。按照現行農村扶貧標准,1978年中國農村有97.5%的貧困人口,而到2017年貧困率已經降到了3.1%。重要的還不僅僅是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從恩格爾系數看,1978年城鎮和農村居民分別是57.5%、67.7%,到2017年整體水平已經降到29.3%,達到聯合國劃分的富足標准。居民資產積累也在增多,抵御風險能力增強,僅居民住戶存款總額就由1978年的211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62.6萬億元。

建立和完善社會安全制度,防范和化解居民生產生活風險,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針對日益擴大的居民生老病死以及工傷、失業等風險,適應快速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需要,重構了原有“國家+單位(集體)”的安全保障體制,逐步建立起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協調發展,織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在防范現代社會風險、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提升生活質量、保障經濟增長並實現更高層次社會整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展社會事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體現了社會建設的質量提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斷創新社會事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大力培育社會組織,壯大社會工作者隊伍,豐富社會服務內容,提升社會服務品質,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推動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與機制,既保障社會運行基礎秩序,又激發社會發展生機活力,是社會建設的底線要求。不斷適應單位體制改革的需要,針對大量“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人口流動加速的實際情況,我們不斷推進城鄉基層社區建設,發展和規范各類社會組織,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治理的制度建設,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公共安全體系建設,逐步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促進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和專項治理相結合,提高了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二、推進社會建設的基本遵循與實踐經驗

我們能夠取得如此顯著的社會建設成就,最為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始終扎根中國大地,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道路。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証明,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保障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才能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與機制,確保了黨對社會建設事業的正確領導。我們立足國情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致力於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持續推進社會建設提供了正確方向和不竭動力。

我們快速推進社會建設還源於面對新情況新問題,能夠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事物、分析問題,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指導,不斷深化對社會建設規律的認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人民立場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堅持運用唯物辯証法分析問題,不斷深化對社會建設規律的認識,准確把握了社會建設在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的不同內涵和重點,有效處理了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社會建設與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復雜關系,不斷開創社會建設新局面。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著非常豐富深刻的內涵,為持續推進社會建設提供了新的科學思想指南。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的關系,這是我們推進社會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沒有發展就談不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發展中出現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還是要通過科學發展來解決,要堅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但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更不是為了少數人利益的發展,而是要始終以增進民生福祉為根本目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國家推動科學發展始終為了人民利益,注重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社會建設,同時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不落伍不冒進,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使得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呈現出良性互動關系。

遵循社會運行規律,順應社會變遷大勢,不斷深化改革,加強制度建設,推進社會建設法治化,處理好改革與法治關系,為加強社會建設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面對不利於社會建設的各種觀念、體制和機制,不斷深化人口、就業、教育、醫療衛生、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社會治理、社會服務等領域的改革,增強改革的系統性綜合性協調性前瞻性,同時不斷加強就業、勞動、教育、慈善以及各種人群權益保護等社會領域立法,有力地保障和推動了社會建設進程。

堅持人人有責、共建共治共享,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我們推進社會建設的不竭動力。實踐証明,單純依靠政府力量,還不足以更快速度、更高效率、更好質量地推進社會建設﹔單純依靠市場機制,期望經濟增長自動帶來社會進步,往往也會落空﹔而將社會建設的責任完全推給社會組織與公眾,將嚴重損失社會建設的資源與能力。所以,實際有效的社會建設與治理體制,必然是黨委、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基層社區和公眾等所有社會主體圍繞共同目標,依據法治原則,各顯其長而又相互合作的體制﹔必然是重視保護和激發多主體積極性,特別是充分尊重基層社區和群眾首創精神、維護人民主體地位的體制﹔必然是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的體制。這些正是我們探索出來的寶貴經驗之一。

三、在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中深化社會建設

展望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社會建設面臨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一是經濟形勢穩中向好,但是仍然面臨著新的挑戰,持續快速推進社會建設也面臨著新形勢﹔二是長期形成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格局,以及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和階層之間的利益結構,增加了統籌與協調的難度﹔三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形成了對深化社會建設的新期待﹔四是社會結構變化和頻繁的社會流動等,對創新方式方法,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五是信息技術深刻重塑社會生產與生活,基於互聯網的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交互影響,更進一步增強了社會建設和治理的復雜性。

在新形勢下更好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需要我們堅持被實踐証明了的基本遵循和有效經驗,同時也需要繼續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創新,不斷深化系統性改革以持續推進社會建設。我們要緊緊扣住新時代新階段的本質問題,堅持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重要作用。我們也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經濟新活力,化解發展新風險,促進更好更快發展。要精准識別人民美好生活新剛需、新短板,進一步創新培育和激勵各類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建設的體制與機制,推動社會建設社會化,擴大和完善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供給體系。進一步加快社會建設領域立法,推動社會建設法治化,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准確分析、預測和把握社會形勢和需求變化,更加便捷地服務廣大群眾,實現社會建設和治理的信息化精細化智能化。在一個快速變遷的社會,我們需要持續加強學習,建設學習型政黨、國家和社會,更加重視社會建設研究和知識普及,著力培養社會建設人才,不斷提升社會建設專業化水平。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進程中深化社會建設,還要更加重視兩個方面工作:一是在堅持以人為本持續改進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升城市生活質量,讓城市社會更美好的同時,更加重視推動鄉村振興,保護鄉村社會的完整性和特色,使得鄉村與城市如同並蒂蓮花,相映成趣,而不是此消彼長、一枝獨秀。二是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持續創造和豐富社會建設中國經驗的同時,更加重視研究、總結和借鑒社會建設普遍規律,探索中國經驗的普遍意義,增進中國經驗的可傳播性、可接受性、可借鑒性,為世界上有需要的國家和人民提供推動和改進社會建設的借鑒選擇,為我國更好參與全球社會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的貢獻。

(執筆:洪大用,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求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