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現實意義

郭紅軍

2018年07月13日08:5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現實意義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認識是行動的先導,隻有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現實意義,才能真正提升貫徹落實的自覺性。

  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齊短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隻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三農”問題徹底解決好,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齊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經濟社會發展比較滯后的中西部地區農村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隻有讓包括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貧苦落后地區農村的所有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繁榮成果,實現城鄉協同發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小康。鄉村振興戰略適應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要求,推動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等,不斷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增強鄉村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這為補齊發展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保証。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保障。當前,我們正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黨的十九大在科學審視國內外形勢尤其是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基礎上,提出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即“第一個階段,從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二○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全國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美好願望,而農業農村現代化作為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要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不僅基礎較為薄弱,而且涉及人口多,實現難度大。可以說,農業農村現代化能否如期實現,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整體實現。在這個意義上,鄉村振興戰略關乎農業農村現代化和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經濟快速發展,推動鄉村社會治理和生態環境全面進步,提升廣大農民綜合素質,不僅能夠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順利實現提供堅實物質基礎,而且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保障。

  為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提供路徑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各項事業不斷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此背景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較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正、安全、生態等方面有更高期盼,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加凸顯。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三農”領域表現突出,既突出表現為城市和鄉村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又明顯體現在不同地區之間農村發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同城市相比,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差距較為明顯,除了經濟發展滯后、農民收入偏低、農業基礎不牢固之外,社會事業發展同城市的差距也較為突出,一些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尤其是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分布在城市,很多農村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農村幾乎體驗不到。另一方面,在東部、中部和西部的鄉村之間,也存在著很大差距。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將“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作為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原則之一,明確提出:“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由此可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進而化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提供了路徑選擇。

  (作者:郭紅軍,系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項目號:15JJD77003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