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入黨當是最神聖的事情

完顏平

2018年07月12日08:1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入黨當是最神聖的事情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勉勵新近入黨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同志:“得知你在耄耋之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自己的夙願,我為此感到高興。”總書記的關懷和溫暖讓老電影藝術家百感交集、久久難以平靜,更加堅定了一輩子跟黨走的決心,同時也在廣大干部群眾中產生了熱烈反響,引發了人們對“為什麼入黨”的思考。

誠如牛犇所說,“我在耄耋之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絕不是沖動,而是我一直存有的心願”。接受黨的教育60多年,他始終認准一個道理,那就是共產黨救了中國,跟共產黨干革命這條道路,不會有錯。20世紀50年代,牛犇還是一個沒有選舉權的孩子,當時聽了老書記的黨課,就表達了想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心願。從“演革命者”,到“做革命者”,幾十年過去了,“當初的信念一直在”。在20世紀80年代初,他就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並且不斷得到組織的教育和考驗。近年來,要求入黨的願望更加強烈了,直至最近,實現了入黨的夙願。

把入黨作為神聖的事情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命題。入黨之所以神聖,從根本上說就是源自對共產主義的信仰。戰爭年代,今天在黨旗下宣誓,明天就可能流血犧牲,這個拳頭不是那麼好舉的,所以每個宣誓人的神情都是那樣的嚴肅,因為這就意味著做好隨時隨地為黨付出生命的准備。和平年代,盡管遠離了血與火的考驗,但入黨仍然是神聖的事情,面對黨旗,面對革命先烈紀念碑,當我們舉起右手宣誓時,同樣要內心虔誠、信念堅定。

毋庸諱言,現實中,一些人並沒有把入黨當成“神聖的事情”,入黨動機不純,甚或“一時心情”,急功近利,有的就是功利主義,認為入黨“有好處”。如面子好看,可以找份好工作,可以發展自己的仕途等。有的人雖然履行了入黨手續,身份是共產黨員,但思想上並未完全入黨,或是完全沒有從思想上入黨。隨著入黨時間的推移,這些人思想靈魂常常游離在組織之外。有的長期不參加組織生活,長期不在組織中積極工作。這些人,高興的時候來了,不高興的時候就可能走了﹔順利的時候來了,不順利的時候就可能走了﹔有利可圖的時候來了,無利可圖的時候就可能走了。從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看,這樣的黨員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不是越多越堅強,而是越多越危險。這十分值得我們警惕!

把入黨作為神聖的事情,不只是個人行為,最終還要落實到組織把關上。從確定“發展對象”開始,就要幫助其明確為什麼入黨的基本問題,端正入黨動機,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決不能讓入黨動機不純的人混入黨內。入黨介紹人要認真了解申請人的思想、品質和工作表現,向他解釋黨的綱領和黨的章程,說明黨員的條件、義務和權利,並向黨組織作出負責的報告,不能有名無實,甚或不講標准。上級黨組織在批准申請人入黨前,要派人同他談話,做進一步的了解,不能圖形式、走過場,不合格的就要擋在黨的大門之外。支部大會討論要嚴肅認真,黨員同志要充分發表意見,著重指出發展對象的差距和不足,提出希望和要求,不能把支部大會開成評功擺好會。而入黨宣誓,更是要庄嚴神聖,使其終生難忘。

黨員隊伍既要數量充足,更要質量優良。一直以來,黨員總量穩中有升,發展黨員質量進一步提高。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是要把好新增黨員的“入口關”,使入黨越來越神聖,決不能隨意草率,降低和矮化黨員的標准。如此,新時期黨的建設質量才能提高到新水平,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才有可靠的保証,黨的紅色基因才能代代相傳。

(作者:完顏平)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