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鄉村人才振興要靠鄉村義務教育筑基

金志峰

2018年06月12日08:1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鄉村人才振興要靠鄉村義務教育筑基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為鄉村振興指明了五個戰略目標和具體路徑,即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和鄉村組織振興,並具體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破解人才瓶頸制約,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這說明,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實施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從長遠來看,鄉村義務教育承載著鄉村中長期人才培養的重大功能,對促進鄉村人才振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一些地區面臨村民大規模進城、鄉村人口急劇下降、鄉村社會日漸凋敝的問題。究其背后原因,有經濟因素拉動的外流,村民進城就業在先,子女隨遷就讀在后﹔也有教育因素推動的外流,鄉村學校數量減少和質量下滑而被迫送子女進城鎮上學、家長被動地離鄉進城陪讀或邊陪讀邊務工。隻要鄉村義務教育得到實質性發展,教育教學質量和就讀便利性有了充分保障,教育推動型外流即可基本得以遏止,經濟拉動型外流也將有所延緩。

發展鄉村義務教育能為鄉村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鄉村振興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后備人才。發展鄉村義務教育還能為鄉村社會聚集人氣,為鄉村振興聚攏人才。發展鄉村義務教育也有利於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要有效推動鄉村義務教育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全方位的支撐,首先必須立足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規劃義務教育學校城鄉布局。地方政府在制定鄉村產業發展、文化發展、社區建設等規劃過程中,應有教育部門的參與。教育部門應密切聯系其他相關部門,緊密結合本地鄉村振興戰略,充分利用人口和戶籍大數據,對鄉村生育率和人口流動趨勢進行科學預測,准確研判鄉村人口發展、學齡人口變動和義務教育需求趨勢,在此基礎上,對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做出全局性、前瞻性的規劃。

促進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內涵式發展,是助力鄉村教育振興、人才振興和文化振興的關鍵。發展鄉村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必須高度重視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建設。落實經費保障,賦予小規模學校獨立的經費核算權。創新辦學模式,通過集團化辦學、一校多點等形式,為學校發展提供平台支持。加大教師政策的傾斜力度,結合校長和教師交流制度,切實提升管理水平和專業水平。創新教育模式,探索和推廣“互聯網+教育”。當鄉村小規模學校由“小而弱”變為“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優”,鄉村教育必將迎來新的繁榮,生源流失得到有效遏止,“把農村能人留下來、把城裡精英請回來”的目標將隨之實現。

這就要求必須切實提升鄉村教師社會地位,優化和穩定教師隊伍,為鄉村教育振興和文化振興提供現實的人力資本支撐。鄉村教師的來源和穩定性受其整體社會地位的影響。在現階段,經濟待遇是決定鄉村教師社會地位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鄉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當前應大力提升鄉村教師津貼補貼,落實社保政策,加強周轉房保障,同時在編制和職稱等政策上向鄉村學校傾斜,拓展鄉村教師基本工資的晉升空間,切實增強鄉村教師的獲得感。

鄉村全面振興需要有充足的人才儲備,需要持續不斷地輸入新鮮的人才血液。生於斯長於斯的鄉村孩子就是鄉村振興事業的后備梯隊、未來的主力軍。鄉村學校應建立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校外專家的合作共同體,大力挖掘鄉土課程資源,開發鄉土課程,開展特色化、個性化的鄉土教育。讓學生在牢固掌握現代科學知識的同時,走向田間地頭,深入鄉村社會,開展體驗式、參與式學習,深刻了解本地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地理風貌等。喚醒孩子們的鄉土情懷,建立鄉土文化自信,讓他們熟練掌握鄉村生產生活技能,為將來投身於鄉村振興事業進行充足的文化、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儲備。

(作者:金志峰,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