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新論:以大監管護航大市場

胡穎廉

2018年05月25日0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消費品市場上有兩起事件引起廣泛關注。先是江蘇消保委就機票高價退改簽費約談8家航空公司和7家互聯網機票銷售平台,而后媒體曝出有機蔬菜標簽和銷售亂象,疑似農藥殘留超標的普通蔬菜居然被當做有機蔬菜在一些超市高價出售。上述事件發生后,市場監管部門及時採取措施,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然而現象所折射的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深思。

首先,上述事件涉及的格式合同、消費欺詐、食品安全,都屬於市場秩序中屢禁不止的老問題,隻不過表現形式有所變化。其次,這些現象也是消費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尤其是隨著消費品市場中新理念、新品種、新業態層出不窮,例如網絡購物、共享經濟、微商等,因此必然伴生新的風險。更為重要的是,作為關系民生福祉的大問題,我們不能停留於“媒體曝光—專項整治—死灰復燃”的循環,必須提出具有長效性的治理路徑和破解之策。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具體到消費品市場領域,表現為中低端的生產供給與消費者對優質產品服務需求之間矛盾日益突出,也就是低端產品“賣不出”與高質量產品“買不到”共存。市場是靈活的,新的需求醞釀新的產業。所以我們看到,乘坐飛機從若干年前的奢侈消費轉變為大眾消費,有機蔬菜也開始端上尋常百姓家的餐桌。但個別市場主體依然停留在傳統觀念,甚至企圖用不法手段牟取暴利。因此,如何構建與市場相適應的監管體系,成為新時代消費品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本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要,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整合工商、質監、食藥監等部門的隊伍和職能,還納入了知識產權、物價等職能,對消費品市場進行統一監管。有什麼樣的社會需求和產業基礎,就應該有什麼樣的政府機構。市場監管機構改革貫通了工業產品和流通商品兩大環節,統籌信息化、檢驗、認証、標准、商標等政策工具,目標是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監管體系,有利於更好發揮保障安全、傳遞信任、服務發展的作用。

例如機票退改簽費涉及消費者維權、價格監督等環節,用統一的市場監管體系能夠對違規市場主體形成全方位震懾。再如有機蔬菜亂象涉及食品安全、虛假宣傳、認証認可等問題,過去分屬食藥監、工商、質監等不同部門監管,監管主體過多難免出現模糊地帶甚至推諉。新體制能否形成整體性治理合力,進而構建統一性市場,非常值得期待。也正因此,監管部門充分認識到要加強高質量的監管執法,做好前瞻性、創新性、底線性和保障性工作,協調好包括互聯網電商平台、從業者、用戶和政府監管者等多方關系,從長遠、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做好市場監管和服務工作。同時要積極協助、配合有關主管部門加強綜合執法,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

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指出,堅決破除制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以大市場、大監管、大服務、大維權為特征的統一市場監管格局,必將承擔起新的時代使命。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25日 05 版)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