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經濟日報:社會責任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石

史佳卉

2018年04月20日09:57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社會責任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石

  如何把商業成功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平衡好追求利潤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是每一家企業成長過程中不能回避的問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對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地區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社會價值,也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聲譽和品牌競爭力,促進商業上的成功

  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舉行的主題為《從“大”到“偉大”:企業的蛻變》分論壇上,盡管與會嘉賓對偉大企業有不同的理解與衡量標准,但他們都認為,企業隻有把盈利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創造出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才能成為偉大的企業。

  在市場經濟中,盈利是企業的目標,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企業有了利潤,才能不斷發展壯大,也才能為國家繳納稅金、為企業股東分紅、為員工提供就業機會。但是,盈利並不能成為企業的唯一追求。在中外企業發展史上,不乏規模巨大、盈利高速增長的企業,但是要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除了在商業上取得成功之外,其抱負還應超越簡單的賺錢邏輯,上升到讓社會更美好的層面。

  社會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沃土,任何企業都不能脫離社會的發展而獨善其身。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和員工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因創造財富而成長,因承擔責任而更具發展價值。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對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地區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社會價值,也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聲譽、品牌競爭力、市場認可度,促進商業上的成功,進而實現良性循環。

  因此,如何把商業成功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平衡好追求利潤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是每一家企業成長過程中不能回避的問題。

  路徑之一,是依托企業核心業務開展可持續的社會責任。核心業務是企業之本,構建在核心業務基礎上的社會責任路線圖,必然是可行的、可持續的、可長久的。企業應該在做強、做優、做大的同時,依托自身的優勢資源,整合各種力量,形成一條具有自身特色、有社會影響力、有實施成效的社會責任之路。比如,作為一家中央企業,國投首創基金式扶貧,運用扶貧資金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貧困地區具有特色和發展潛力的產業,以市場化路徑促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實現精准脫貧、穩定脫貧,就是將自身業務與社會責任結合的嘗試。

  路徑之二,是把社會責任管理融入企業經營管理中。現實中,不少企業都會設置專門的社會責任機構和部門,但社會責任卻往往停留在口號上,沒有真正融入自身經營管理中。真正意義上的融入,應是軟文化與硬管理的有機統一。軟文化是指社會責任文化、理念應該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在員工中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硬管理是指企業應該有嚴格的考核指標,對企業行為實行定量測評與考核,樹立紅線、高壓線,建立獎懲機制,讓社會責任不再是一句空話。

  路徑之三,是把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的使命和擔當。履行社會責任不是作秀,也不應是敷衍媒體關注,應成為企業使命中孜孜以求的部分。社會責任是企業發展的“指南針”,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就像失去了羅盤的航船,容易迷失方向。比如,日前一些互聯網平台不顧社會責任,過於追求點擊率和商業利益,受到監管部門問責,教訓十分深刻。

  社會責任,是企業自身發展的一條底線,也是一家企業從“大”到“偉大”必經之路。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主動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的使命中,有了這樣的使命擔當,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