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別讓“背債扶貧”消磨干部攻堅斗志

周麗雲

2018年04月16日15: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俺村的扶貧真奇怪,扶貧干部背上債﹔扶貧資金捆得死,壘了豬圈不讓買豬食”。這段順口溜反映的是山西沂州市的一名第一書記為村裡謀劃的養豬項目,因扶貧資金遲遲到不了賬而背債的事。(4月13日 新華每日電訊)

出現扶貧干部“背債扶貧”的現象,並不是說脫貧攻堅沒有錢,而是因為錢被卡在了“半空中”,讓扶貧干部看得見、摸不著,干著急、沒辦法。《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走訪發現,近年來扶貧干部為貧困村掏腰包是普遍現象,負債欠錢金額從幾千元到十幾萬元不等。因為“背債扶貧”,導致一些扶貧干部家庭不和、甚至有的婚姻還一度亮起“紅燈”

這些借錢欠債的第一書記,大都是想干事、能干事、一心為扶貧的好干部。為了貧困群眾盡快脫貧,為了村子長遠發展,在扶貧資金遲遲不到位的情況下,扶貧干部們要麼四處借錢、要麼向銀行抵押貸款、要麼向企業賒賬,想方設法加快扶貧項目的實施。扶貧干部沖到前線卻沒“子彈”,不僅不利於脫貧攻堅的推進,而且也容易消磨扶貧干部的斗志。對於這個問題,各級黨委政府決不能等閑視之。

“背債扶貧”現象產生的原因,在於扶貧項目資金的審批程序繁瑣,有的片面強調專款專用、導致“打醬油的錢不能用來打醋”,如前面提到的山西沂州市某村的養豬項目,扶貧資金可以建豬圈、進豬苗,卻不能買豬食。再加上一些單位在資金管理上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一些干部不作為、怕擔責。於是便出現了“一邊是扶貧資金趴在賬上不能動,一邊是扶貧干部為脫貧工作賒賬借錢背上債”的怪現象。因此,整治“背債扶貧”,既要簡化扶貧資金前期審批、加大對扶貧資金使用過程的監管、確保資金的快速下撥﹔又要因地制宜做好專項資金的統籌與整合使用,避免“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更要深入排查一些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不作為、怕擔責問題並嚴肅追責問責,防止庸懶散拖的習氣成為推進脫貧攻堅的“絆腳石”。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關鍵時期、沖刺階段,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就是打贏這場攻堅戰的重要“生力軍”。為沖在前線的這些扶貧干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是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清除不合理的資金使用門檻,讓資金順順利利、痛痛快快地落到扶貧上,不再讓扶貧干部們借債背債搞脫貧,既是對扶貧干部關心關愛的具體體現,更是確保脫貧攻堅順利推進的必然要求。

(責編:孫爽、謝磊)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