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理論宣講不妨更接地氣一點

馬燁

2018年04月13日16:5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打竹板,精神爽,今天我們齊聚一堂,歌頌黨的十九大,全國人民喜洋洋。黨為人民謀幸福,發展成果人民享,十九大精神放光芒,百姓心裡亮堂堂,亮---堂---堂!……”近日,在某街社區,黨的十九大精神變成了朗朗上口的快板書,群眾的文藝演出舞台,也成了宣講平台。這種把“大道理”轉化為“大白話”的接地氣宣講方式,受到當地黨員群眾的一致好評。

黨的十九大閉幕后,全國上下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把黨的理論宣講好,使之武裝全體黨員干部,從而帶領廣大群眾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黨的事業不斷制勝的“法寶”。然而,在理論宣講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的地區習慣於將理論宣講當做“硬任務”,不顧宣講對象的實際情況﹔有的宣講形式單一,照本宣科地讀文件、念報告,一味進行理論灌輸﹔有的宣講內容“晦澀”“高深”,與群眾的生活實際嚴重脫節,入耳難入心。

這些問題的出現,反映出一些地方在基層理論宣講中存在著一定的形式主義。基層理論宣講直接面對群眾,要使所講內容被群眾所接受,必須少一些形式主義的“高深”,多一些貼近基層的“土氣”。隻有接地氣、有生氣,才能擁有持久的生命力,達到最佳宣傳效果。

著手大主題,讓群眾“坐得住”。黨的理論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隻有將理論講深講透,確保宣講內容具有規范性、科學性和一定的權威性,才能以說服力讓群眾“坐得住”。因此,提高自身理論素質,做好宣講前的理論准備工作,是宣講員的“基本功”。一方面,要深刻理解黨的理論,在掌握多學科的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通俗簡單的道理把創新理論講清楚、講透徹。另一方面,還要將理論與當地實際和受眾群體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既深入淺出,又緊貼群眾需求,使他們在聽的時候不“開小差”,才能記得住、記得牢。

善用大白話,讓群眾“聽得進”。理論宣講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講解,使黨的理論入耳入心。因此,用聽眾聽得懂的故事和語言來宣講,拉近與聽眾的距離,顯得尤為重要。隻有貼近聽眾,才能抓住聽眾、打動聽眾、感染聽眾。這就要求宣講者在練好理論基本功的同時,還要深入社會實踐、做好調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要根據村、社區、企業、學校的不同情況,以“小切口”入手,選擇受眾喜愛的語言風格,活潑生動的話語進行宣講。同時,要避免長時間生硬尷尬的理論灌輸,適時進行有趣味的互動交流,讓嚴肅的理論宣講變得輕鬆活潑。

發掘新形式,讓群眾“記得牢”。時下,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多種新媒體的迅速發展,為理論宣講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創新宣講形式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將理論融入老百姓最喜歡的小品、歌舞、相聲等文藝形式之中,寓教於樂,以“身邊事”來宣講“大政策”,讓群眾在歡樂中接受教育,接受新思想、了解新形勢。同時,要致力於將“互聯網+”打造為理論宣講的新興陣地,通過播放微視頻、組建微信群等方式,將理論宣講由“一時一地”拓展為“隨時隨地”,便利宣講者與受眾、受眾與受眾間的交流溝通。這既能夠滿足黨員干部群眾自主化、差異化學習的需要,也能使群眾在隨時隨地的學習中將理論“記得牢”。

(責編:孫爽、謝磊)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