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如何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黃凱鋒

2018年02月13日10:21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如何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裡面,無論是五千年中華文明,還是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聚焦的都是文化建設的本土特色。同時,在國際關系和對外文化傳播中,黨的十九大報告又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體現了主動自覺的責任擔當和話語表達的國際視野。

既內外有別又內外融通,既堅持本土特色又善用國際話語,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長遠發展戰略。

新時代提出新建設要求

新時代,要求在理論上進行新拓展,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更加強大的生命力。由此,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應更加聚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的互動融合,並在此過程中要講清楚文化的現代性。從這個角度出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才能夠得到合理的歸位與落實。

新時代,依然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和最大實際,通過深化改革和可持續發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由此,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有效應對市場經濟的內在邏輯,切實發揮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引領作用。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由此,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應融入人民的社會生活實踐,體現價值判斷和日常智慧的良性互動。

新時代,要在對外開放和國際戰略上更加積極作為,推動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體現了中華民族對歷史責任的自覺擔當,也是一種巨大勇氣和智慧。由此,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有必要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結合起來,在共同價值的基礎上呈現現實形態。

要在本土特色上做文章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應在本土特色上做出新文章。

第一,深度實現傳統文化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互動融合。

兩次鴉片戰爭的賠款割地,正式標志中國從“天朝上國”淪為任人宰割的落后國家。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沒能幫助中國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實現工業化的任務,而是不幸地陷入軍閥混戰割據格局。在世界經濟第三輪長周期的危機和戰爭階段,馬克思主義思想得以進入中國,並催生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其后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承擔起完成民族復興、現代化和社會主義建設“三位一體”的歷史使命。

當剛開始現代化建設的嘗試之時,我們對現代化本身的含義、現代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現代化過程中政治動員的價值導向等曾存在膚淺和片面的認識,也走過彎路,有過經驗教訓。如果說在現代化啟動階段,我們更加注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經濟發展,更加關注政治層面上的主動推進,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負面價值有較多批評,那麼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需要並且有可能更多地從建設性角度關注傳統文化的精神價值系統,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之持續產生正面影響。

第二,有效回應和引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伴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國的經濟基礎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市場經濟的倫理辯護與道德滑坡的爭論、人文精神失落與“躲避崇高”的較量,到勞動價值論的正名、公平效率問題的位移等,我們一直試圖解決社會主義價值理想和市場經濟自身邏輯的矛盾。

事實上,社會主義價值理想的實現離不開對市場和資本的利用。但市場經濟在極大激發自主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創新意識的同時,也存在把一切關系和價值包括道德情懷、職業追求和人際交往等都變成商品,甚至可以用金錢交換的趨勢。

由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如何有效回應這種趨勢,又如何成功引領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特別是,在“仁義理想與有道德的市場經濟”“經世致用與富有人情味的契約意識、競爭意識”“中庸之道與不斷發展的社會主義”等關系處理上,需要下功夫進行深入研究。這是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本土特色的一個重要環節。

需要看到的是,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這實質上從不同層面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於文化價值和精神支撐的期待,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體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出了發展方向。文化價值觀的本土建構,需要探尋有效回應、成功引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內容,應對市場和資本的廣泛沖擊和負面影響。

第三,融入人民的日常智慧和鮮活實踐。

真正適合新時代社會生活實踐需要的價值觀,應當是自上而下的倡導和自下而上的選擇、認同相結合的產物。

文化價值觀建設融入人民的社會生活實踐,一個重要的判斷標准就是人民是否滿意、是否認同。為此,要講究“說法”和“做法”。很多事情僅僅“做得對”還不一定成功,隻有“做得好、做得巧”,才能做到人民心坎裡。“做法”正是普遍意義上的文化。

融入人民的社會生活實踐,意味著要充分考慮主體多樣性和差異性,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以人民滿意為標准,要求我們眼睛向下,重視調查研究,了解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把握溝通藝術,及時反映和肯定人民的合理要求與日常智慧,有效促進精神生產和精神消費的良性互動。隻有善於“植根大地”,才能避免理論與實際、導向與群眾相脫節,才能使整個社會的精神生產適應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求。

告別文化霸權和價值獨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國際關系秩序完善和中國形象對外傳播過程中,凝練為一個標識性概念——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國際化表達,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種具體的歷史形態。它與其他不同層次的共同體之間,是相互區別而非相互對抗的關系,是相互兼容而非相互替代的關系。這在一定意義上既超越了本土特色,充分尊重文明差異和文化多樣性,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又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理想和國際視野。

2017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倡導世界各國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我們黨和國家在國際關系、文化發展戰略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標識性概念,是中華傳統文化對世界問題提供的總體價值導向。

除了在學理上分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層次、結構及其形態存在和顯現之外,我們還應清醒地認識到這個理念的倡導和踐行旨在追求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世界。不消極、不缺席,喚醒朋友、共同構建,是中華民族的價值立場。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基礎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體現了全人類價值的共識。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並不是“中國價值”的輸出和推廣,而是世界各國人民價值交往和融合的產物,是多元價值共識的集中呈現,代表和維護著世界各國人民的價值選擇與利益訴求。

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層理念不是國家主義而是世界主義,是利益共享、責任共擔、命運與共。這不僅是全球價值觀和共同體的變革,而且是全球經濟結構與利益調整的客觀要求。

人類生活實踐正在走向一個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禍福與共的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多元主體的一個層面,倡導告別文化霸權主義和價值獨斷主義,追求在多元之間尋求和平、和睦、和諧,進而主張與追求一種和而不同的理想狀態。這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也與本土特色建構的目標和方向一致。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責編:田少星、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