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人民時評:假期補習如何真正降溫

商  旸

2018年02月13日08: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澆滅“影子教育”的虛火,需要阻斷家長焦慮的“劇場效應”,還必須依靠進一步推進教育改革

寒假到了,各類校外培訓機構又開始火了。有報告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參加課外輔導的中小學生,佔到在校生總數的70%左右。課外要補課、放假不放鬆,已經成為當下很多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選擇。

在龐大需求的推動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已是一個體量巨大的市場,有人將其稱為“影子教育”市場。根據中國教育學會2016年底發布的調查報告,當年中小學輔導教育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次。而在另一份調查報告裡,在為補習“埋單”的家庭中,一半以上的花費為2000—10000元,更有13.7%的家庭每年花費達2萬元以上。有家長表示,為孩子找校外補習,花錢又費力,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焦慮買單。

“影子教育”在滿足學生家長多樣化、個性化教育需求上,確實發揮了一定的正向作用。然而,“影子教育”生產的“牛娃”不僅對其他孩子造成了壓力,還影響到正規學校的教學進度。筆者同事就曾遭遇這樣的無奈:孩子剛入小學沒幾天,班上老師就來電,“趕快給你家孩子報個英語輔導班吧,否則跟不上進度!”原來班上大多數學生已被課外輔導喂得半飽,老師不得不調整教學進度、適當增加難度。這並非個案,面對同一班級不同學業水平的學生,已有不少學校開始嘗試“走班”等方式開展分層教學,提高授課的針對性和精准度。

應該看到,“影子教育”的產生,與優質教育資源的供需不平衡有關,也與以成績和考試為指揮棒的應試教育相關。但父母或許也可以有更合理的“教育觀”,教育並非一種簡單的投資,並不僅僅是為了獲得與投入等值甚至超值的經濟社會地位。如果家長過分執著於教育的“收益率”,對孩子的品德涵養、心理健康、生活體驗自然會有所分心,家庭本應承擔的人格與美育教育將被功利教育污染。

有學者把教育的價值分為本質價值和工具價值。前者關注人的發展和培養,后者強調教育的選拔和甄別。主流的學校教育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盡量防止考試競爭變成決定一切的“指揮棒”。而“影子教育”的風生水起,家長孩子的趨之若鹜,似有喧賓奪主之勢,會反過來讓一些中小學用更高強度的考試訓練,強化選拔教育的工具價值,助長唯分數論的不良教風和學風。

再往深層次看,“影子教育”的虛火,也人為加劇了教育的不平衡。“影子教育”的市場化邏輯,勢必將收入水平不高的家庭擋在門外。近些年,在各級政府的不斷努力下,城鄉、校際義務教育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而愈演愈烈的“影子教育”,卻促使更多教育資源向大中城市和經濟能力較強家庭的學生聚集,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也削弱了政府在推進教育公平上的成效。

澆滅“影子教育”的虛火,需要阻斷家長焦慮的“劇場效應”。所謂“劇場效應”,即看戲時前排起立,后排就會被迫起立。而要防止這樣的連鎖反應,歸根結底責任還在學校這個教育主體上。我們的教育部門和學校必須加快教育改革的進程,使得教育“劇場”中不隻有一塊屏幕,將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能力納入綜合素質評價,讓教育真正回歸到育人育德的本質屬性上。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13日 05 版)

(責編:任一林、萬鵬)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