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大家手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楊  義

2018年01月12日08: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首先需要深入研究中華文化,不斷探究中華文化精神。

研究中華文化,就要深刻認識中華文化的整體性和發展的過程性。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域板塊、各民族群體都為中華文化發展增添了不同的文化要素,共同鑄就了中華文化的輝煌。比如,少數民族的大量文學作品,就給整個中華文化增添了不少光彩。以史詩為例,中原文化由於受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影響,史詩和神話傳說得不到完整記載,散落成為“碎金”狀態,以致黑格爾說“中國沒有史詩”。但是,如果把少數民族文學作品計算進來,中國就是史詩的富國和強國。《格薩爾王傳》是藏族史詩,有六十萬行以上﹔蒙古族的《江格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也有十幾萬、二十萬行。南方和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神話史詩、民族起源史詩、民族遷徙史詩,數量達幾百種之多。因此,研究中華文化、探究中華文化精神,要從整體上考察中華文化。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也要善於從整體上利用好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資源。

中華文化在歷史發展中既呈現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文化品格,也有自大封閉導致落后的遺憾,對此我們要有清醒認識並汲取經驗教訓。漢唐時代,中國具有一流的綜合國力和文化實力,張騫開通絲綢之路,唐朝大規模汲取外來音樂,“南海舶”“西域舶”和日本“遣唐使”的船隊絡繹不絕。這種開放帶來的繁華,使得中國人以漢為名,叫做“漢人”﹔以唐為字,叫做“唐人街”。然而,明朝萬歷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北京進貢自鳴鐘、世界地圖時,《明史·神宗本紀》中隻記一句話:“(萬歷二十八年十二月)大西洋利瑪竇進方物。”萬歷皇帝隻把自鳴鐘看作洋玩意兒,把世界地圖繡成壁畫來欣賞。當時的統治者隻知享受西方文明卻不思吸收借鑒西方文明,導致潛在的取法西方發展科技和工業的契機無聲無息地滑走了。到了18世紀,盡管清朝乾隆時期《四庫全書》以乾嘉考據學的功力展示了中國數千年博大精深的學術文化史,但可惜當時的體制不能使科學研究與創造發明相結合,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依然浪擲於以八股求利祿之中,無法開啟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歷史一再証明:開放包容則興,自大封閉則衰。中華文化的發展不僅來自對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自信,更是注重與世界其他優秀文化交流互鑒的結果。正是在近代付出慘重代價后,中國人的精神在壓抑中爆發、在挫折中提升,終於迎來中華文化的新發展,也迎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歷史啟示我們,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作為學者,我們研究中華文化、探究中華文化精神,切不可坐在書齋裡,而要植根大地、連通地氣。精致的瓷碟隻能培育出綠豆芽,廣闊的大地才能生長出參天大樹。學術研究也是如此。為此,有必要提倡“五學法門”,即眼學、耳學、手學、腳學、心學。所謂“腳學”,就是要堅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注重田野調查,以雙腳丈量寫在大地上的中華文化血脈。就算研究中國傳統文學,我們也要用好“腳學”,通過田野調查形成“文學地理學”。這種方法接地氣,可以形成文學與地理關系上的“七巧板效應”。通過田野調查,我們也可以發現中國的少數民族史詩屬於草原史詩、高原史詩、山地史詩,因而不同於古希臘的海洋城邦史詩、印度的熱帶雨林史詩。當然,注重田野調查並不是說可以忽視深厚精深的材料文獻,研究中華文化需要以豐富的文獻材料為支撐。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澳門大學講座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12日 07 版)

(責編:孫爽、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