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文明之聲

深入領會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

卜憲群

2018年01月10日07: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復興不屈不撓、前赴后繼、可歌可泣的斗爭史,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建立新中國的革命史,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社會變革的社會主義建設史,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改革開放史,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精神文化遺產和制度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文化的核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歷史意義與作用,將其作為新時期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庄嚴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佔有重要位置。

產生於豐厚土壤

歷史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歷史的血脈。中華民族素有記錄歷史、學習歷史、傳承歷史、借鑒歷史的優良傳統,善於從歷史中總結與繼承寶貴的文化遺產,這是中華民族綿延不斷、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在這片土地廣袤、人口眾多、歷史積澱深厚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中國特色,必須懂得中國國情,必須走中國道路,須臾也離不開歷史思維。因此,習近平同志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他多次強調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他十分重視吸取歷史經驗,指出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可以說,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他關於歷史與現實之間緊密相連的深邃思考。

在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中,中國近現代以來的歷史一直是他關注的重點,也是他思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與發展的重要起點。他指出“領導干部學習歷史,要注重學習鴉片戰爭以來我國近現代歷史和黨史,加深對近現代中國國情和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他從近現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道路中總結歸納出中國人民的兩大歷史任務、核心問題,科學闡述了中國人民選擇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劃清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與舊式改良、起義運動、革命的根本區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更是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十八大以后,他多次論述中國夢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系,都以近現代以來的中國歷史為出發點。中國夢是一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藍圖,也是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在治國理政中的具體體現。

黨史、國史與改革開放的歷史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波瀾壯闊歷史上最為壯觀的一頁。2016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同志將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歷史歸納為“三個偉大貢獻”。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他又系統總結了黨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改革開放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意義,高度評價十八大以后取得的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這都為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的形成增添了強大自信。

還應當看到,堅持不懈地重視讀書學習和豐富的政治實踐,是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形成的深層因素,特別是中華優秀文化與人類文明史的學習,為它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具有豐富內涵

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內涵博大,既包括中華優秀文化中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包括人類文明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遺產。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物質文化遺產。在正定工作期間他就指出,我們保管不好文物,就是罪人,就會愧對后人。在福建工作時,他為福州市內的名人故居、歷史建筑普遍作了政府挂牌保護,並指出保護歷史文物是國家法律賦予每個人的責任,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在浙江工作期間他指出,“杭州應在保護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弘揚歷史文化方面,發揮帶頭作用,做得更好。”在中央工作特別是擔任總書記以后,他仍然把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挂在心頭。在考察北京時他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西安調研時他指出:“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2016年,他又作出了“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批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黨的十九大將“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作為堅定文化自信的一個部分寫進報告中,使之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組成部分。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精神文化遺產。在中央黨校2011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他指出:“我們要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歷經磨難而不衰的中華文明,蘊涵著豐富而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他指出:“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思想文化,記載了中華民族在長期奮斗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他再次指出:“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

在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中,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不僅指中華優秀傳統思想文化,同樣也包括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救亡圖存的民族復興思想文化,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如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他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作為鄧小平同志留給我們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遺產,又如2017年10月31日在參觀中共一大會址時,他說:“建黨時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貴、每個情景都耐人尋味,我們要經常回憶、深入思索,從中解讀我們黨的初心。”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制度文化遺產。他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開辟歸根於“中國的社會土壤”,歸根於“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從而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中華優秀制度文化結合在了一起。他高度重視從傳統制度文化中吸取有益的經驗,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十八大以來以民為本、從嚴治吏、選人用人、反腐倡廉等等治國理政方略,都可以看出他借鑒我國歷史上優秀制度文化遺產的影子。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人類文明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遺產。他主張吸取和借鑒全人類,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十八大以后,習近平同志既重視學習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始終強調要“用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裝自己”,倡導“我們要虛心學習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黨的十九大將“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寫入報告,正是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體現。

彰顯鮮明時代特色

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是繼承與發展的文化遺產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善於從文化遺產中總結規律,是中華民族一次次登上文明高峰的重要經驗。

我們黨的幾代領導人都非常重視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弘揚,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都發表過許多重要論述。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正是在繼承中華優秀文化遺產觀和我們黨幾代領導人文化遺產觀基礎之上,根據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歷史使命的新發展。

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在福建工作時他就指出,珍貴的歷史文物,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后代子孫,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后代的利益。主政浙江時,他要求將西湖周圍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一定要保護好、利用好,傳承下去,發揚光大。2014年在北京考察時他指出,“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他將歷史文物看作是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多次要求文物工作者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文化自信。

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是科學辯証的。他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証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對待一切文化遺產。他多次強調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必須堅持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理念,既堅決禁止破壞性開發,也要防止建設性破壞。即使對文物項目的維修也要堅持保護第一、做到修舊如舊,堅持質量第一、做到進度服從質量。在他看來,保護文物並不是說一點也不能動,把保護和發展對立起來,而是要在堅持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適度合理開發和建設,通過適度合理開發和建設來實現保護與發展的“雙贏”。這一思想完全符合我國目前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際。

習近平同志既反對文化虛無主義,也強調必須要以科學辯証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他強調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這為我們科學對待一切精神文化遺產和制度文化遺產指明了方向。

人類文明是在延續中前進的,每一個人都離不開前人所創造的文化遺產。習近平關於文化遺產的思想理論是對古往今來一切優秀文化遺產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遺產觀,是科學辯証的文化遺產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文化遺產觀,是新時代做好當前和今后文化遺產工作的根本遵循。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10日 22 版)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