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當代中國法治探索豐富了法治文明多樣性

熱點辨析:世界法治模式不會定於一尊

顧培東

2017年12月26日08: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同志指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來抽象評判,不能定於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同樣道理,法治模式也不能而且不會定於一尊。在人類法治實踐中,找不到兩種完全相同的法治模式。法治形態的多樣性是法治理論的一個重要原理,也是當今世界的普遍現實。

根據這一原理,不能把某種特定的法治實踐方式當作法治的唯一模式,並將其作為評判不同國家法治發展水平的依據。但現實中,有人片面推崇西方國家法治模式﹔也有人把西方國家較發達的經濟水平、物質條件直接歸因於某種法治模式,而忽視發展條件、歷史傳承等因素的影響﹔還有人把特定的經濟、政治制度與法治捆綁在一起,認為實行法治必須連同這些制度一起從國外移植,如多黨競選、三權分立等。對這些錯誤觀念,我們應有正確認識,進而把握當代中國法治的特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從世界范圍看,法治運行有一定規律。法律由確定的國家機關制定和實施,國家治理在法治軌道上進行,社會運行過程由法律加以調節,有獨立行使職權的司法機關,每一個社會主體都平等適用法律,認同法律權威。然而,這些規律在不同國家必然呈現不同的狀態。比如,法律調節范圍受該國的政策、宗教、道德等其他社會規范的影響,不同國家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的國家權力結構設置不同,不同國家民眾的法治觀念不同,等等。同時,法治還必須與特定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其他社會條件相適應,從屬於有效進行國家治理的客觀需求。這些主觀需求與客觀條件上的差異決定了各國法治必然有其特定形態。

應當正確認識當代中國法治與人類法治文明的關系。當代中國法治就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這是我們根據中國的社會條件和現實處境,從國家穩定發展和有效治理的需要出發,對法治這一現代國家治理方式的獨特理解、探索與實踐。它既體現中國國情,又符合人類法治文明發展規律,使當代中國法治成為人類法治文明的一種重要形態,豐富了法治文明的多樣性。

從世界法治文明發展歷史進程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許多方面具有開創性。一是當代中國法治建設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執政黨將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避免了很多國家在法治轉型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成本和代價。二是在發展中大國的環境和條件下,中國人民選擇了適合國情的法治道路,較為成功地處理了經濟發展、社會轉型與推行法治之間的關系。三是在不改變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實行法治,保証法治的社會主義性質,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根據國情和實踐不斷發展完善,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也為人類法治文明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作者為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26日 07 版)

(責編:孫爽、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