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黨的思想理論之樹常青的根脈支撐

顧伯沖

2017年11月22日08:31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黨的思想理論之樹常青的根脈支撐

我們黨的全部實踐和理論都雄辯証明,黨的生機活力,首先表現為思想理論上的生機活力﹔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首先表現為思想理論上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植根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沃土之中的我們黨的思想理論,如同一棵枝繁葉茂的常青之樹,不斷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其根脈支撐是非常博大而深厚的。
  “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黨的思想理論與時俱進的“定海神針”
  我們黨從成立的那天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用人類最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毛澤東指出:“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我們黨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始終沒有動搖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沒有動搖過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追求,並且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政治立場、價值追求和思想風范,為豐富和發展黨的思想理論找到了方向,解決了“橋”和“船”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處於新的歷史方位和我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黨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偉大斗爭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思想﹔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以及關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新觀點新論斷,等等,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貫穿這個思想的一條紅線。所謂初心,就是我們黨成立之初的心願、目標、理想,本質的表現就是責任之心、信念之心、奮斗之心、為民之心。說到底,就是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鮮明地體現出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有力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和力量所在。
  與時俱進有一個“進”向何處,創新理論有一個“新”在哪裡的問題。“進”和“新”就是發展,固然極為重要,但是發展以什麼為基點和目標,這是一個帶方向性和根本性的問題。理論上停滯,不行﹔理論上走偏,也不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隻有更加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才不會迷失方向﹔不迷失方向才會奮勇前進、行穩致遠,才能不斷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黨的思想理論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
  理論的本源在於實踐。鮮活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理論產生的淵源,又是檢驗和豐富理論的標准與動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同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完全一致的。一方面,正是由於把握和運用了這一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才有黨的思想理論發展﹔另一方面,又體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基本內容的各個方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聆聽時代聲音”,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著力點,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新特點、新問題,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以全新的視野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其中,關於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界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都是具有原創性、時代性的概念和理論,既具有科學的理論向度、縝密的思維向度,也具有鮮明的實踐向度。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整個體系的核心與支柱。我們黨的思想理論不斷創新的實踐一再表明,隻有堅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成功的經驗,用實踐的觀點號准時代脈搏、判斷事物本質、發現事物規律,思想理論才能隨著實踐的發展而創新,相反,必然停滯或落后於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每一次歷史性飛躍,都充分表明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魅力。
  “善於學習,善於重新學習”:黨的思想理論銳意進取的“基本途徑”
  立身百行,以學為基。每當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歷史轉折點,我們黨總是強調要“善於重新學習”,以解放思想來匯聚共識,推動理論與實踐的創新。2013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全黨同志一定要善於學習,善於重新學習”。重視學習、善於學習,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的歷史經驗,也正是在長期的重視學習、善於學習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為思想理論的不斷創新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全黨、全社會的學習,提出形成學習型社會和建設學習型政黨,並認為學習首先是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科學知識,同時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等。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共進行了43次集體學習,內容涵蓋依法治國、反腐倡廉、作風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我們學會了許多新的東西。黨中央決定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極大地推進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深入。我們黨正是重視學習、善於學習,從而更加嫻熟地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邏輯緊密結合,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証等基本問題進行了科學回答,並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作出了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形成了以“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為基本體系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學習是進步的階梯。黨的思想理論的創新發展必然伴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這是被反復証明了的並將証明下去的一個固有規律。社會實踐是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發展的,實踐主體的認識水平也必須隨之不斷提高,並根據實踐提出的新要求進行新的理論創新。隻有加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地領會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才能打破思維定式、拓展思想視野,提升理論素養。
  “把思想活潑一下”:黨的思想理論不斷保持先進的“重要條件”
  1958年3月,毛澤東同志在成都會議上指出:“把思想活潑一下。腦子一固定,就很危險。”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每一次重大發展,每取得一個重要理論成果,都是我們黨發揚黨內民主的產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提出了不斷提高黨內民主質量、不斷健全黨內政治生活的目標要求,把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2013年中央發布了《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明確強調民主集中制要具體化。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的《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再次闡述了民主集中制制度的具體化。2016年11月,頒布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強調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5年來,以黨內選舉制度體系、民主決策制度體系、民主監督制度體系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民主制度體系得到加速構建和不斷完善,民主集中制實現了具體化、程序化。在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積極倡導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在全黨迅速形成。高質量的黨內民主,必然會孕育高質量的思想理論。作為面向新時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的黨的十九大報告的誕生,就是踐行黨內民主制度的一個典范。僅今年2月20日至3月31日,按照黨中央部署的21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59個承擔部門和單位組成80個調研組,深入1817個基層單位開展實地調研,召開 1501次座談會和研討會,參會或接受訪談人數21532人,形成80份專題調研報告。一次次訪談,匯聚了廣大黨員的意見和建議﹔一次次調研,帶回基層群眾的深切期盼。截止到提交黨的十八屆七中全會討論,對黨的十九大報告共作出增寫、改寫、文字精簡986處,覆蓋各方面意見和建議864條。
  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有著自身的客觀規律,什麼時候黨的民主集中制建設搞得好、黨內民主發揚得好,黨內政治生活就積極健康、充滿活力,黨的思想理論就會不斷創新﹔什麼時候黨的民主集中制不健全、黨內民主受到削弱,黨內政治生活就出現不正常的狀況,黨內矛盾和問題就滋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就會遭受挫折。這是科學總結歷史經驗和現實經驗得出的重要結論。
  “接接地氣,充充電”:黨的思想理論不斷進步的“關鍵所在”
  把基本原理變成生動道理,關鍵一點就是講的理論要接地氣。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30多年前工作過的河北正定縣看望塔元庄村干部群眾時指出:“今天就是來聽大家的,看看鄉親們,接接地氣,充充電。”其實,“接接地氣,充充電”不僅僅是一個方法問題,更是反映了思想理論創新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的重大問題。
  從黨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的5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基層考察調研50次、累計151天,縱橫跨越整個中國版圖。他多次指出:“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必須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系統提出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謀劃了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整套重大舉措,規劃了在新的起點上全面從嚴治黨、強國強軍的一整套戰略部署,把問計於民的政治智慧與民本情懷寫在了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同時,習近平總書記中國式的、極富現代感的語言風格,以其深厚修養和博大境界,更增強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話需通俗方傳遠,隻有將深奧的理論用通俗化、生活化的語言表達出來,才能容易被人民群眾所接受。而這樣的理論的產生必須堅持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並且這個過程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理論是深奧的,也是嚴肅的,但也應該有生活氣息與人間煙火味。隻有把握好深與淺的關系、雅與俗的關系,才能夠推進嚴肅的黨的思想理論生活化、通俗化,真正被群眾所接受、理解、運用。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