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習近平新時代文化建設思想的鮮明特色

朱鴻亮 魯寬民

2017年11月20日08:2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習近平新時代文化建設思想的鮮明特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能為人民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証、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必須不斷加強文化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這就為我們的文化建設提供了基本思路與根本遵循。

  加強“硬件”建設是文化建設的基礎。一要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報刊網絡理論宣傳陣地等理論工作“四大平台”建設,形成強大集束之力﹔同時大力推進各項重大人才工程建設,培養造就一批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杰出人才。二要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來做好工作,以此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三要加快發展現代文化產業,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四要努力借助各種方式、各種手段,利用各種場所、各種時機,開展文化活動,為文化建設創造理想的社會氛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化建設的主題。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愛國主義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立足點,理想信念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靈魂,思想道德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著力點。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必須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

  “四個自信”是文化建設的目標。十九大報告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獨創的一條人間正道,是歷史作出的結論、人民作出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在中國革命和建設長期艱苦卓絕的實踐基礎上,創新發展出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成果。

  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馬克思主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靈魂,不能丟掉﹔“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要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延續5000多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精神的根,更不能丟掉。一句話,文化建設的最高目標就是要建立人民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充分自信,使整個中華民族抬頭挺胸屹立於世界,凝魂聚力,創造新輝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策略與原則可以歸結為五條:從文化建設的主體看是“以人為本”,服務人民﹔從對待其他民族文化的態度看是兼收並蓄,取長補短﹔從對待宗教這種本民族特殊意識形態的態度看是信仰自由,積極引導﹔從手段看是注重藝術,春風化雨﹔從工作作風上看是實干創新,加強監管。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具有鮮明的理論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迄今500年,先后經歷了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十月革命及蘇聯社會主義初期實踐、蘇聯模式、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並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六個階段,表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從一系列經驗與教訓交織的理論中嬗變而來的偉大結晶,是理論發展演進的邏輯必然﹔同時也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延續了從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再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近一個半世紀史詩般的歷程,而且是中國5000年文明風雨歷程實踐演進的邏輯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這種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的統一,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出發點與前進方向。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其真理性不言自明﹔同時其文化價值觀也代表了中國人民深沉厚重的精神追求,反映了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這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科學性和人民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思考,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上來思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進行思考,得出正確結論。”這就是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要求以歷史、現實和未來緊密銜接的發展邏輯、理論和現實相互促進的發展邏輯、內部外部矛盾共同推動文化事業進步的發展邏輯來考量文化建設。另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在宏觀層次上對於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主導意識形態與民間網絡文化的有機聯系進行了辯証分析與結構定位﹔在中觀層次上對社會主義文化與宗教文化、社會主義文化內容與藝術形式、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關系等進行了深入闡述﹔微觀層次上則提出理論和實踐創新、輿論引導機制創新、媒體融合創新、文藝形式創新等具體工作的一系列指導思想。這些內容層層聯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這決定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發展性和系統性。

  (作者:朱鴻亮 魯寬民 單位:西安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