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文化思想

錢曉麗

2017年11月18日14:35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文化思想

我們要充分運用、創新各種資源、各種路徑、各種方式,尤其要注重探索、實現文化與現代科技的融合與協作,更及時、更有效地向人民供給、傳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努力培育“郁郁乎文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態。

習近平新時代文化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核心是“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習近平新時代文化思想,圍繞“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怎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重大命題,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內容及其之間的邏輯關系,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指導思想、總體方針、戰略舉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前進方向、奮斗目標等。習近平新時代文化思想,既立足於歷史與現實,又著力於當代與未來,科學、全面、深邃,是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極為重要的思想理論,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意義,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科學把握,並不斷推動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形成鮮活生動的社會實踐。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互動、激蕩,我國人民的思想價值取向也漸趨復雜、多元。此外,這一歷史時期互聯網等新媒體迅猛發展,深刻改變著社會意識形態和輿論環境的固有生態。雖然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從未有絲毫改變,但多元化社會思潮的存在,確實對我國意識形態的安全產生了挑戰,也就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作出了“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的重大論斷,指出“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有力、有效引領多元化社會思潮,鞏固、夯實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是我們必須高度關注的重大課題,無論怎樣強調、著墨都不為過。

習近平新時代文化思想,對“怎樣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進行了系統闡釋,並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其中,首要任務就是“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面對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新問題、新挑戰、新趨向、新斗爭,全黨全國人民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進一步增強、夯實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作用,扎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高屋建瓴地指出“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這句話飽含著嚴謹的歷史文化思維、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寬廣的歷史文化視野。它啟示我們,實現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有效、長效引領多元化社會思潮,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堅強支撐與可靠保障。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與時俱進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懈怠。

社會思潮大都以某種或某些哲學思想作為學說基礎,一般會具備某種系統且完備的理論體系。社會思潮的這一特質,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能夠有力引領多元化社會思潮,必須在思想理論邏輯上勝任對它們的引領。這就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始終穩固地處於更高的理論站位。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我們要把這一重要論述貫徹到實際行動中,站在治國理政大局的高度,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學科,“由人化文,以文化人”,發現與培養一大批文化高端人才、后備人才,力創優秀文化產品,構建起強有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陣容,為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論與文化勢位,提供堅強、完備的保障力量,從而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引領多元化社會思潮時,能夠始終掌握主動權、話語權。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三個“堅持”重要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意味著,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引領社會思潮,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高度、思想深度,而且要確保並彰顯自身的民生溫度。所以,我們要始終從作為文化主體的“人民”角度,去研究、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要時刻傾聽人民的心聲,密切關注人民的心態,精准把握人民的需要,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能夠源源不斷地為人民提供優質、豐富、充實、高端的文化產品、文化成果,能夠積極回應、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訴求,能夠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的文化權益。

馬克思指出:“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著力於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民眾普及。十九大報告指出,要“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我們要充分運用、創新各種資源、各種路徑、各種方式,尤其要注重探索、實現文化與現代科技的融合與協作,更及時、更有效地向人民供給、傳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努力培育“郁郁乎文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態。

(責編:宋鶴立、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