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網評精粹

點燃脫貧致富“新引擎”

馬燁

2017年11月14日16: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從現在到2020年,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做好全國在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我們黨作出的庄嚴承諾,更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絕無退路﹔同時還要讓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普遍認可、並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堅決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才能確保我們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扶起脫貧“志氣”。十九大報告提出,扶貧攻堅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以新的方法和手段改變之前扶貧過程出現的貧困戶“等、靠、要”現象,以及“有體力、無能力”的現實。不難發現,在一些貧困地區多年扶貧工作難見成效的,貧困戶久扶不起的原因,不是缺少致富的能力,而是缺乏脫貧的勇氣和實干的精神。倘若不能發揮貧困戶主觀能動性的幫扶,即使一度脫貧,也可能會再度返貧。因此,扶貧干部必須通過走訪和宣傳加強思想引導,切實從思想上給群眾做好“動員”工作,讓群眾明確意識到自己才是脫貧攻堅的主體,服下思想上的“定心丸”,才能轉變 “事不關己”的心態,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使扶貧攻堅工作事半功倍。

注入產業“活水”。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扶貧能不能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產業發展是基礎和關鍵。隻有通過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發展當地適合的產業,才能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首先,要在走村入戶的過程中了解、收集群眾的困難和發展意願,深入的調查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產業規劃。另一方面,要全面考慮不同的區域的不同發展條件,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游則游,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做到與時俱進。特別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盤活當地資源,推動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培育新的產業業態。立足“增收可持續”,才能千方百計讓產業興起來,讓貧困群眾的腰包鼓起來。

強化行動“引領”。“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政府引導脫貧攻堅,是為貧困地區搭好致富台子,而要演出真正“精彩”,僅僅依賴政府是不夠的,還要喚醒貧困群體自身的活力,邀請群眾走到台上,唱好演好這出大戲。一方面,扶貧干部要帶頭真抓實干,發揮帶頭引領作用,通過示范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利用事業的進步和成功激發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和自信,逐步建立政府和群眾的“伙伴”“同事”關系,通過共同努力,將發展的主擔子慢慢移交給貧困群眾。同時,要注重發掘農村致富“能人”,通過政策指導和資金幫扶,鼓勵他們先行探索產業發展。通過樹立增收致富的示范和榜樣,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志氣和信心,影響、引導、帶領更多群眾發展產業。

(責編:謝磊、趙晶)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