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中國社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會

2017年11月03日09:1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為加強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宣傳、研究,深入把握十九大報告的精神實質,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11月2日在北京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會。研討會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和創新成果,研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推進黨員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貢獻力量。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張英偉出席了研討會並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鄧純東主持研討會並作總結講話。

出席研討會並作專題發言的專家有: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艾四林,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中共黨史系主任、教授楊鳳城,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院黨委書記、研究員姜輝,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原副主任、巡視員、教授戴焰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金民卿,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孫代堯,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馬列教研部副主任、研究員魏曉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國化部副主任、研究員陳志剛。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各部、各研究室的主任也出席了研討會。

研討會中,專家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分享了他們學習十九大的體會和收獲。大家認為,黨的十九大報告意義十分重大,影響深遠,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樹立了新的歷史坐標。作為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建黨史研究的學者,有義務也有責任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大關於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論斷新思想,使我們黨的現代化理論更系統、更完備、更成熟。中國過去走了一條自主現代化的道路,體現的是一種非凡的自信。中國共產黨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不斷形成了一個價值目標體系,以人民為中心、共同富裕、人的全面發展構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價值取向。十九大報告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概括,使之形成了理論體系。理論體系首先需要有一個鮮明的理論主題,然后再圍繞主題來前后延伸,同時需要系統化和理論升華,隻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時代化。十九大做了一個重要判斷,即中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這是我們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歷史方位的判斷要從歷史、當代和未來的貫通上,從目標和路徑的貫通上,從國際國內的貫通上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探索,體現了一個政黨的強大生命力。十九大報告首次寫入了“世界社會主義”的概念,並且進行了許多的論述,報告中關於中國共產黨要為人類事業謀幸福的觀點很振奮人心。十九大報告在黨的建設的理論創新上十分豐富,報告中關於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管長遠的,是提供給我們的一個工作原則和基本要求,為今后黨的建設指引了一個方向。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特點有:突出加強黨的領導、突出政治建設、立足長期執政、突出增強凝聚力、強調紀律建設、著力於正面調動、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注重系統建設。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首位,突出政治建設的統領作用,這是邏輯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這是因為:旗幟鮮明地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最大優勢﹔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是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一條重要經驗﹔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了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

鄧純東在總結講話時談到,學習、研究、貫徹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我們很長一段時間的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的學者必須真正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爭做學習、研究、闡述、宣傳十九大精神的排頭兵。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多加強交流,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爭取推出更多的精品成果。(撰稿:劉海飛 )

 

(責編:謝磊、趙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