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文化在多樣性基礎上交流互鑒

吳元邁

2017年10月13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關於文化多樣性,中國古代先賢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據史料記載,最早提出這一思想的是西周末期的史伯,他認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此后,中國古代思想家對此持續進行討論,基本達成共識。這是源遠流長的中國哲學中一種具有代表性的辯証智慧。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和而不同的多種文化猶如一部波瀾壯闊的交響樂,不僅結構龐大、千變萬化,而且各個組成部分相互映襯、融匯激蕩。今天,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推動文化交流互鑒,既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選擇。

  早在人類文化發展的上古時期,如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臘與古代中國,文化的發展就不是一個模式,而是形成了多個文化體系,呈現五光十色的多樣形態。此后,不同文化並不是孤立地、互不聯系地發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對話、相互學習、相互碰撞中前行,逐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英國學者羅素認為,不同文明的接觸,以往常常成為人類進步的裡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學習希臘,阿拉伯學習羅馬帝國,中世紀歐洲學習阿拉伯,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又學習東羅馬帝國。這裡講的是歐洲文化的發展狀況,其實在東亞也是如此:日本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學習借鑒中國﹔明治維新之后,中國通過日本學習世界。中國從印度引入佛教,之后中國佛教影響東亞、東南亞一大片區域。

  人類文化發展史表明,一種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與外來文化進行交流互鑒時,隻要堅持科學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斷吸收改造外來文化並使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按照魯迅觀點,中國文化在其悠久的歷史進程中,總是“擇取中國的遺產,融合新機”,總是“採用外國的良規,加以發揮”。這種處於變化發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為鮮明突出,更符合民族發展的需要。這種文化民族性變化發展的狀況體現在文化的各種具體形態上。以中國繪畫為例,“六朝以來,就大受印度美術的影響”。中國國畫在印度繪畫的影響下,內容與形式發生較大變化。在長期發展進程中,中國國畫還受到其他民族和國家繪畫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受西方油畫的影響要比受印度繪畫的影響更大。但是,中國國畫的民族特色並沒有因此蕩然無存,而是在交流互鑒中更好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和藝術魅力。再看文學,魯迅的《狂人日記》,名字來自俄羅斯作家果戈裡的同名小說,但內容是中國人的靈魂和精神。世界文學作品中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如英國詩人拜倫的《曼弗雷德》,顯然是由於受到德國文學家歌德《浮士德》影響而作,但作品中並沒有一點德國精神,而是洋溢著英國精神。

  文化的民族性又和文化的世界性息息相關、相輔相成。從文化發展史來看,民族性和世界性是一對同生共長的屬性,呈現對立統一的辯証關系。對此,許多思想家都有過論述。在歐洲,18世紀德國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赫爾德談論過二者的關系,19世紀俄羅斯理論家別林斯基對二者的關系也發表過系統意見。針對19世紀40年代俄羅斯文學界的斯拉夫派與西方派的激烈爭論及不同意見,別林斯基既反對斯拉夫派的排外主義、拒絕吸收西歐進步文化的思想,也反對西方派排斥民族文化的主張。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人類社會形成多種多樣的文化。這些文化既是不同民族創造的文化成果,又是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推動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無疑可以讓各國人民享受到更為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3日 07 版)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