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網評精粹

砥礪奮進的五年,帶來更多獲得感

雨露

2017年09月22日17: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民生連民心,民心系國運。一個國家能否真正富強,要看人民生活是否幸福。點贊中國這5年不平凡的歷程,首先要點贊是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全面的社會保障,更堅定的脫貧決心……這背后,是中國對共享發展理念的堅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群眾帶來“獲得感”成為了全黨上下共同的奮斗目標。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此后更將“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上升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准之一。這既反映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目標所向,也為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為重點的最佳注解。

改善民生,貴在落實。民生工作連接上上下下、關系千家萬戶,要讓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讓好政策給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是一個復雜的實踐課題。頂層設計如何與基層措施對接起來 ,扶貧工作如何能夠突破瓶頸,如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要破解這些問題,就需要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斷推陳出新,用現實的變化,讓群眾親身體會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改革開放的近40多年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十八大以來的5年裡,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經濟總量躍升到世界第2位,而經濟的增長紅利更多的被分配給了困難群眾。僅2016年,中國就有超過1000萬人口告別貧困,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突破1000億元,中國已經為全球做出了超過70%的貢獻,其減貧速度和規模,在人類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真正讓每一位人民群眾都有機會實現富裕的小康夢。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5年間,中國的就業率持續增長,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不斷推進,城鄉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問題逐步得到解決。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無論是婦女還是兒童、老人,都在更好地享受改革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展望下一個五年,期待黨和政府繼續用實干描繪出更美好的民生新圖景,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責編:謝磊、趙晶)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