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熱烈祝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出版

《學習時報》編輯部

2017年08月18日13:21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熱烈祝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出版

系列採訪實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正式結集出版,這是廣大讀者期盼已久的大喜事,更是《學習時報》全體工作人員乃至中央黨校全體教職員工期盼已久的大喜事!我們受中央黨校校委會委托,代表全校教職員工,對《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出版表示熱烈祝賀。

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習近平在陝北黃土高原一個偏僻貧窮的小山村插隊落戶,一干就是7年。這是他離開家庭、走向社會的人生第一站,是他讀懂人生、讀懂人民、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共產黨的重要起點。為深入了解並再現這段知青歲月,本報記者歷時一年,深入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插隊的梁家河等地,對當地村民、插隊知青以及相關人士進行面對面採訪,寫成的19篇採訪實錄於2016年11月28日至2017年3月17日在《學習時報》連載后,贏得全國廣大讀者的熱烈反響和各大媒體的競相轉載。

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從15歲到22歲,正是從少年到青年確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重要的時期。從進村一開始的迷惘、彷徨到離開梁家河時的目標堅定、充滿自信,採訪實錄用真實的歷史細節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是怎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透過這組採訪實錄,人們看到了一位吃苦耐勞、踏實干事的青年習近平,看到了一位勤奮好學、志存高遠的青年習近平,看到了一位一心為民、重情重義的青年習近平,看到了一位意志堅定、敢於擔當的青年習近平。

這組採訪實錄告訴人們,七年知青歲月的艱辛、砥礪,磨練了青年習近平的意志品格和奮斗精神。他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是群眾”“共產黨干部應該怎麼樣”這樣一些基本觀念,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會,由此把“為人民辦實事”“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追求的目標,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忠誠熱愛的情感得到升華、負責擔當的情懷清晰而強烈。梁家河的艱苦生活,培養了青年習近平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樂觀自信的人生態度,也引發了他對中國社會一些現實問題的思考。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五年,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能夠實現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總書記這樣雄才大略的政治領袖掌舵和指引。而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的歷練,無疑對習近平總書記后來的成長乃至整個人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七年知青歲月“讓我時刻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要將人民群眾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使我擁有了腳踏實地、自強不息的品格。腳踏在大地上,身置於群眾中,會使我感到非常踏實,非常有力量。”正是在那段歲月,青年習近平與群眾一起放羊、鍘草、挑糞、拉煤、攔河、打壩,什麼活都干、什麼苦都吃。當了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以后,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處事公道,工作扎實,辦沼氣、打水井、辦鐵業社、辦縫紉社、辦磨坊、辦代銷點、種烤煙、打“水墜壩”,還搞河橋治理,為村裡做了很多實事,給梁家河帶來很大變化。他把延川縣獎勵他個人的一輛三輪摩托車,換成了手扶拖拉機和磨面機等農機具給村裡使用。這樣的好干部,當然深受百姓擁戴。他上大學離開的時候,群眾都舍不得他走,十多位村民一直送他到延川縣城,依依惜別。習近平總書記后來在不同場合講過這樣一些擲地有聲的話:“要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群眾在黨員干部心裡的分量有多重,黨員干部在群眾心裡的分量就有多重。”“心中沒有群眾,就不配再做共產黨員。”

正是這組採訪實錄中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個個具體的細節、一個個生動的場景以及蘊含其中的精神和道義的力量,深深吸引了讀者、感染了讀者、教育了讀者,廣大讀者紛紛來電來函希望我們把系列訪談結集出版,以便更多的人學習。社會上有一些單位和部門自發把這組採訪實錄編印成冊用以本單位黨員、干部學習。浙江外國語學院還在全校學生中開展了“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讀書交流活動,浙江其他一些高校紛紛仿效。

現在,這組採訪實錄結集並配以76幅歷史圖片正式出版。這不僅為廣大青年樹立正確人生觀、勵志成才提供了鮮活教材,為黨員干部加強黨性鍛煉、提升政治素質提供了生動范本,也為國際社會全面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提供了珍貴歷史資料,可喜可賀。

最后,我們代表《學習時報》全體工作人員,對《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所有受訪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所有倡議、推動、支持、幫助《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結集出版和提供歷史圖片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責編:程宏毅、楊麗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