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把握優先次序  區分輕重緩急

講好中國故事需創新對外翻譯

黃忠廉

2017年08月09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需要創新中華文化的對外翻譯工作。近年來,我國的外譯工作取得長足發展,但也面臨外譯產品數量多、接受度差,投資大、效益低等問題。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翻譯過程(如計算機輔助翻譯、在線翻譯、雲翻譯)和翻譯形式(如眾包、眾籌)等都出現了新的突破。做好中華文化外譯工作,應適應網絡時代發展趨勢,在外譯的理念和方法上進行創新。為此,要著重從外譯的主體、時空、手段、客體等方面進行創新設計。

  優化翻譯主體。應從資源投入和效益產出角度,對中華文化外譯的主體進行優化組合。從選擇的優先次序看,人機互助外譯是最優選擇,其次是中外合作外譯,再次是中國譯者外譯,最后是機譯。之所以把人機互助外譯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它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語料庫、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資源共享和知識管理,突破人譯在時空和個體思維上的局限,具有明顯優勢。中外合作外譯優先於中國譯者外譯,是因為它有利於充分發揮雙語言、雙文化專家的優勢。

  做好時間和空間規劃。外譯時間和空間規劃是編制中華文化外譯發展規劃時必須考慮的問題。外譯時間規劃主要應考慮外譯何時的中華文化。總體而言,應以現當代為主、近古代為輔,變“啃老”為推新,以求增進其他國家對當下中國的了解。外譯空間規劃要綜合考慮國內外政治、經濟、地緣等狀況,可根據相對文化距離和地位設計優先序列。比如,可以把與我國文化距離大的地區或者經貿往來密切的地區作為優先外譯方向。

  選擇適宜的翻譯手段。應根據外譯的具體需求和不同翻譯技術的特點來選擇適宜的翻譯手段。網絡翻譯涵蓋互聯網和雲翻譯技術應用,應作為互聯網時代的首選。移動—語音翻譯通過移動終端、利用移動互聯網和翻譯軟件提供在線翻譯服務,便捷性強。外包翻譯則利用在線交易平台和翻譯社區將翻譯服務直銷給客戶,針對性強。眾包翻譯即廣泛利用“草根譯者”在特定時間內在線完成特定翻譯任務,參與性強。

  區分外譯的類別與緩急。就外譯類別而言,其內容上有難易之分,所以需要分清層次和緩急。如產品、品牌、標准等,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觀的物質表現,其傳播有利於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最需外譯和傳播。精神文化影響面廣,是外譯的主體,其外譯有助於消除文化隔閡,應緊隨或融入物質文化外譯。制度文化涉及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人際關系准則等,外譯難度較大,需要把文化互通的基礎打牢。

  (作者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09日 07 版)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