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網評精粹

別把一些干部“自以為是”當性格問題

楊開華

2017年07月19日16: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強調,領導干部“決不允許在群眾面前自以為是”。習近平同志在《從政雜談》一文中也曾深刻指出,干部作風有“四忌”,其中之一就是“自以為是”。(7月18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黨內有這樣一些干部,他們總認為自己的觀點和做法是對的,容忍不下別人的異議,把別人的不同意見,看成是給自己“難堪”,故意“找茬”,不予採納接受,一意孤行。這種自以為是的作風,顯然背離了開誠納諫的干事原則,一旦被干部當成自我“個性”,必然給工作帶來諸多隱患,不得不防。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同的背景經歷、專業學識,造就了不同的思想認識,對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各有千秋。“三個臭皮匠能賽過諸葛亮”,如果能吸納“百家之長”,綜合各方意見建議,取長補短,無疑是作決策、解民憂、排障礙的最佳模式。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

如果是普通干部自以為是,通常隻會影響個人的工作成效業績,牽連他人不多。但領導干部自以為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決策執行、工作推進,就可能令工作走錯方向,投入前功盡棄,效果化為烏有,進而間接影響到黨和人民的事業興衰。為此,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自以為是作風,嚴防由此衍生出“一言堂”“一支筆”等獨斷專行做決策。

從內因入手,轉變思想觀念。自以為是作風,往往伴隨干部妄自尊大、目中無人、盛氣凌人的驕傲思想,他們看問題過於片面、孤立,卻又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使自己成為決策中的“孤家寡人”。需通過教育引導,要求干部理解唯物主義辯証法原理,堅持多角度看問題,以寬廣的胸懷,發自內心的需要,集眾人智慧,採眾家之長,彌補個人的不足和能力的短板。

從外因入手,踐行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一直以來的工作方法,也是聯系服務群眾的基本動作。需堅持在工作中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虛心向群眾請教,採納群眾的真知灼見,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效果,實現提供服務與群眾需求精准對接。通過踐行群眾路線,以群眾的問題為工作導向,借助群眾的意見推進工作,進而打破干部自以為是的專斷態度。

當然,反對自以為是,還需加強考核評價指揮棒引導。當自以為是造成的錯誤決策會影響到政績,甚至可能為此付出代價,被問責問效,必然會產生倒逼效應,遏制住領導干部自以為是的沖動,喚醒孤芳自賞的陶醉夢鄉。

(責編:謝磊、趙晶)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