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辛鳴:擁抱歷史新方位

2017年06月26日07:44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擁抱歷史新方位——“歷史新起點上的中國共產黨”系列評論之一

深刻洞察、科學判斷、敏銳把握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在重大歷史關頭做堅定的選擇,在重要歷史機遇期做正確的事情,是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一大法寶。

中國共產黨96年來的波瀾壯闊順應著歷史,也創造著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的中國社會“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這“三個前所未有”在充分肯定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所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清楚地表明當代中國社會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方位已經和正在開始了新的轉換。

中國共產黨要帶領中國社會從實現發展走向完善發展。經過60多年的建設改革和快速發展,中國社會已經擺脫貧困、跨越溫飽,開始決勝全面小康,低層面、基礎性的發展基本完成,可以階段性地點上一個漂亮的逗號。在歷史的新起點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沒有改變,但是中國社會不再也不能停留於單打一的經濟建設,“中心”要與“全面”並駕齊驅,發展重心從狹義的經濟發展拓展到了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方位的發展,要在繼續“實現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完善發展”。實現發展不易,完善發展更難。正如鄧小平同志當年指出的“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甚至可能更復雜、更棘手。如何滿足人民群眾在精神文化、政治社會層面的更高期待,如何化解過去發展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種種風險、消化日益凸顯的沉沒成本、撫平有些失衡的社會情緒,中國共產黨領導發展要有新理念。

中國共產黨要帶領中國社會從發展大國走向現代強國。快速發展讓中國社會已經毫無懸念地成為了全球性大國,屹立於世界東方。“世界第二”“世界經濟火車頭”“從沉睡中醒來的獅子”“國際博弈新玩家”等等稱謂與描述,正是對這一角色轉變的形象表達。但是,大國不是強國。如果說走向大國可以是量的積累的話,成為強國必須實現質的突破,要科技強、制度強、文化強。中國社會在未來邁向強國的征程中不可能復制當年走向大國的行為模式,通向大國的舊船票不可能登上強國的客船。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如何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如何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如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等,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要有新戰略。

中國共產黨要帶領中國社會從追隨趕超走向創新引領。毋庸諱言,中國社會過去近40年處於一種追隨趕超的狀態,主要是通過不斷改革和不斷開放,向國際社會學習,以縮短發展差距,趕上時代步伐。如何在保証中國道路不走樣、中國制度不動搖、中國理論不放棄的原則下,適應、順應既有國際慣例與規則,在既有的國際關系格局中盡可能多地把對中國有益的經驗做法、機制模式拿來為我所用,是中國共產黨當年很重要的任務。但是隨著歷史演進時代變遷,倒不完全是中國走進了世界舞台中心,世界格局需要也開始發生深刻變化。在這一輪新的世界格局重構過程中,中國經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不能再缺席也不應該再缺席。發出中國聲音、發出中國共產黨聲音,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營造更加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生態,中國共產黨有必要、有責任,也有資格。

當然,今日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繼續。我們在講“三個前所未有”的同時,一定還要講“三個沒有變”: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擁抱歷史新方位,就是既要立足“沒有變”,咬定青山不放鬆﹔又要順應“已經變”,積極進取,有所作為。(辛鳴)

(責編:楊文全、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