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鐘聲:以交流消除認知隔膜

2017年05月26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唯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提升交流,以交流促進相知,人類的“智慧之燈”才能釋放出更為絢爛的光亮

3年多前,習近平主席到訪德國發表演講時曾引用萊布尼茨的話,“唯有相互交流我們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點燃我們的智慧之燈”。眼下,中德提升相互交流正迎來新契機。兩國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首次會議5月24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主席向會議致賀信。

悉心觀察中國外交的人會發現,過去幾年來,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在中國外交中所佔的分量越來越重。在當前各大國的外交實踐中,這一現象令人矚目。僅僅在過去幾個月裡,“促進人文交流合作”成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重要議題﹔中國—南非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首次會議在比勒陀利亞召開﹔社會和人文對話成為中美元首海湖庄園會晤期間確認的兩國四個新建對話合作機制之一﹔中國和希臘倡議發起文明古國論壇,推動各大文明交流互鑒……

今天的時代背景下,上述種種加強同各國人文交流的中國實踐,正在不同維度上顯示出其積極意義。

從思考人類文明未來的宏觀視角來看,中國外交注重平等交流、提倡互學互鑒的包容理念,無疑有助於抵御世界多個角度從未消除的對待別國文明的傲慢與偏見。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曾經提出,“我所設想的人類團結不是全球均一,而是多樣性的聯合,我們必須學會欣賞和容忍多樣性、復和性和文化差異”。梳理一下近年來的國際思潮,不難發現,伽達默爾所言的這種“多樣性”正面臨越來越多挑戰。民粹主義崛起,成為當今時代一大煩惱,而各國的民粹主義思潮,又往往伴隨著文明議題上的排外主義,以至於“筑牆”越來越頻繁地成為政策選項。面對這樣的挑戰,相較於簡單化的譴責乃至不屑,世界更需要的是從理念層面探索包容開放的交流之道,並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為提升彼此認知創造機會。中國促進文明互鑒的努力不斷凝聚起國際支持,正是因為其為解決具體問題提供了建設性方案。

從國家間關系發展的角度來講,人文交流暢通、相互認知提升,對於國與國之間管控分歧、加強合作,往往有著巨大的支撐作用。習近平主席曾指出:“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是促進國家關系發展的基礎性工程。了解越多,理解越深,交流合作的基礎就越牢固、越廣泛。”對於這一論斷,從歷史到現實,正反兩方面的例証都很豐富。昔日冷戰史中,相當一部分對抗,並非因為國家利益的沖突,而是源自認知隔膜。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天,“一帶一路”建設正因沿線國家人民相互認知的提升而收獲更多動力。今年早些時候,德國長跑愛好者凱·馬庫斯為表達對中德友好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持,踏上1.2萬公裡的極限跑征程。這個用腳步丈量絲綢之路的故事在德國成功刷屏,也吸引了更多德國民眾關注“一帶一路”,認同“一帶一路”建設。

縱觀人類歷史,把人們隔離開來的往往不是千山萬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們相互認知上的隔膜。眼下,技術的革新正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越來越便捷,但心靈之間的距離並不會自動拉近。唯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提升交流,以交流促進相知,人類的“智慧之燈”才能在21世紀的今天釋放出更為絢爛的光亮。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26日 03 版)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