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網評精粹

干部扶貧 “裝兒子”換不來群眾真滿意

關晶

2017年05月23日14: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有人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近日,新華社曝光的中部某縣脫貧造假,干部“裝兒子”的戲碼與這句話不謀而合。原來,為應付檢查,避免“露餡兒”,一名年輕干部“潛伏”到貧困戶家裡“裝兒子”,想替貧困戶回答問題、蒙混過關,結果被抓了個現行。

或許有人會戲謔干部的演技不行,上來就穿幫,但也有人會好奇,扶貧就扶貧唄,為啥非要“裝兒子”?表面上看,是出於“工作”需要,為了確保脫貧考核順利過關,不得已而為之。然而,假使干部平時到貧困戶家來的勤一點,扶貧工作做的實一點,在面臨脫貧考核時還會如此心虛嗎?干部“裝兒子”被揭穿,暴露的不是演技問題,而是工作作風的毛病。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黨上下合力攻堅,脫貧攻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也有一些人,心裡沒有群眾,肩上擔不起責任,面對層層傳導的脫貧壓力和責任,有的急功近利,要麼大手筆投入卻收效甚微,要麼扶貧措施不對路,整出“你給我羊我卻沒有草原”的尷尬﹔有的敷衍了事,擼起袖子不干活,幫扶群眾“想當然”,偶爾下去送點東西、拍完照就走人﹔更有甚者弄虛作假,索性搞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來應付上級、糊弄群眾。平時不用功,考試就發蒙,如此看來,那些平時不努力的扶貧干部,關鍵時刻手忙腳亂、上演類似“裝兒子”的戲碼也就不足為奇了。

扶貧造假,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就像這位干部,不管之前為群眾辦了多少實事,付出多少辛苦,一場“裝兒子”的鬧劇讓所有努力付諸東流,不僅過不了考核組這關,難逃被追責的“惡果”,就連群眾這個檢驗脫貧成效的“評委”都不買賬,忙活兒半天“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何苦呢?

干部扶貧,“裝兒子”不如“當兒子”。可曾記得,當初蘭考的群眾遭了災,焦裕祿走村串戶,探訪貧農,在一位癱瘓在床的老大爺和雙目失明的老大娘家門外,焦裕祿飽含深情的一句“我是您的兒子”,打動了很多人。當下的脫貧攻堅,仍需要這種為民情懷和踏實的工作作風。把扶貧對象當親人,設身處地為其考慮,扑下身子搞調研,全力以赴找貧因、拔窮根,帶領群眾一起脫貧致富。這樣的干部,群眾親近還來不及呢,哪用得上干部導演劇本“裝兒子”?

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人民福祉,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容不得半點疏忽。在實施精准扶貧的同時,也要精准監督、精准問責,讓鐵規發力、制度生威。當敷衍了事者混不了日子,弄虛作假者不敢妄為時,才能讓更多扶貧良策轉化為貧困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一個都不少”。

(責編:謝磊、趙晶)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