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網評精粹

用貪污受賄“回饋自己”是一種“心病”

何浩民

2017年05月19日08:0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當今社會,一些國企、重點行業涌現出的專家型、業務型骨干人才,抱著僥幸心理貪污、受賄,從而一步步走向犯罪。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認為所收錢財是自己業績價值的回報,把侵吞單位資金當作給自己發的補償。(《法制日報》 5月16日)

從業務能人到腐敗分子,從行業專家到國家蛀虫,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如原鐵道部長劉志軍,從一名鐵路養路工,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當上了鐵道部長,應該說為國家,為社會也做出了不少貢獻,他的業務水平、工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最終還是跌下神壇,落入鐵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心理失衡引起的“心病”。

縱觀不少“能人”的一生,他們大多都是工作上有能力,肯付出,也有成績,隨著職位的一步步提升,尤其接觸“花花世界”,看到形形色色的商人們開豪車、戴名表的奢華生活后就產生了不平衡心理,認為自己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做出了比常人更大的貢獻,要有更大更多的回報才算得上“公平”,於是思想防線開始撕裂,瘋狂追求金錢利益,放縱自己的行為,用權力變現來彌補心理上的失衡。

除了“心理失衡”,一些人還喜歡用“心理安慰”來麻痺自己。事實上,個別“能人”在貪污腐敗的道路上愈走愈遠,並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觸碰法紀紅線,而是抱著“功罪相抵”、“將功折罪”、“戴罪立功”的錯誤觀念,認為自己能力強、貢獻大,對自己“有所回饋”是應該的,即使有過錯,也可以“功過相抵”,殊不知這樣的“心理安慰”,不過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罷了,隻要因私犯公,就會百身莫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功罪不能相抵,領導干部要守住底線。”就是意在告誡領導干部們能力要強,作風也要硬。“心理失衡”也好,“心理安慰”也罷,都不過是貪污腐敗的借口,干部走上違紀亂法道路的根本原因就是自身理想信念動搖,思想上放鬆要求,導致滋生“心病”,最終放棄了原則和底線。對共產黨員而言,無論能力大小、貢獻多少,嚴守規矩和底線是最基本的要求,腐敗不分“能人功臣”,更沒有“功過相抵”,任何逾越規矩和底線的行為都必須付出代價。

不得不說,身為人民公仆,隻有金錢物質才能“回饋自己”嗎?當然不是,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戰天斗地,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后的面貌,成為了優秀楷模,孔繁森、牛玉儒、鄭培民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群眾干好事、干實事,最終收獲了掌聲和點贊,得到了黨和群眾的高度認可,這些都是對自己的“回饋”。過度攀比,追求物質,超越標准,脫離現實,其實是一種“心病”,唯有堅持一個共產黨人的追求,不忘初心,忠誠奉獻,最終才能獲得黨和人民的回饋。

(責編:謝磊、趙晶)
相關專題
· 清風時評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