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獨家特稿

辜勝阻:“一帶一路”是新型全球化重大引擎

2017年05月17日10:4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第五屆全球智庫峰會”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武漢大學戰略管理研究院院長辜勝阻出席“第五屆全球智庫峰會”,並圍繞“深化‘一帶一路’合作,推進新型全球化”作了發言。

辜勝阻表示,當前,在全球經濟低迷、增長分化、社會失衡、數字鴻溝、利益分配差距擴大,“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背景下,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浪潮興起。面對這種形勢,我們隻有兩種決擇:一種是去全球化,實施保護主義、關門主義﹔另一種是推進新型全球化,打造全球化的升級版。在當前新的歷史條件下,全球化需要有新的轉型,新的旗幟和新的路徑。新型全球化要堅持政治共商、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創新協同和共同治理,推動世界經濟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他說,“一帶一路”倡議應運而生,它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是世界應對逆全球化、探索新型全球化、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它把中國的歷史和現代化結合起來,是推動新型全球化的“中國方案”,將更好地矯正傳統全球化出現的弊端,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辜勝阻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對新型全球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可以用“新”、“通”、“共”、“治”四個字來概括。“新”即革新。全球化要有新的“基因”,新的平台,新的合作模式,要靠創新驅動引領新的增長方式。“新”是相對舊而言的,全球化升級版必須靠革新。“一帶一路”將為全球化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模式、新動能和新方案。“通”即聯通。道路通,百業興,“通”是“一帶一路”的基礎。隻有“通”才能“貨暢其流、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通”不僅只是陸、海、空、網基礎設施“硬”聯通,還有政策、規則、標准等“軟”聯通。中國扶貧的成功經驗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實現跨境大通道、大市場、大流通,促進政策、規則、標准三位一體的聯通,打造縱橫交錯、互聯互通的格局。“共”即共贏。“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和“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三個共同體,把“一帶一路”倡議與各個國家的戰略進行對接,有利於贏得廣泛共識,打造國際合作新范式。“治”即善治,優化全球治理。“一帶一路”倡議將推進全球治理機制不斷優化,改變當前全球治理機制僵化和“碎片化”問題,改變治理“赤字”,讓參與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均可平等地參與決策、享受權利、履行義務。

辜勝阻建議,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進新型全球化需要有“一頂”、“雙輪”、“六柱”、“一基”的系統構架。“一頂”是以互利共贏為目標的頂層設計﹔“雙輪”是以經濟合作和可持續發展與人文交流作為雙輪驅動﹔“六柱”是以基礎設施、貿易、產業投資、金融、能源和科技創新為支柱的經濟合作﹔“一基”是以全球治理機制優化為基礎和基本保障。具體需採取以下對策:

一要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參與國之間的對接,強化共識,完善雙邊多邊溝通機制,以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實現協同聯動發展。對接是實現共識的關鍵。加強與“一帶一路”參與國的對接是打消各國疑慮、贏得廣泛共識、破除貿易壁壘的突破口。要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參與國的國家發展願景、總體規劃等有效對接,尋求共建“一帶一路”的切入點。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講,“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二要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交通便利化水平,大力推廣中國成熟的基建技術,全面打造國家地下油氣管道、陸路、航空、水路、互聯網“大通道”,實現海陸空網四位一體的“硬”聯通,推進政策、規則、標准三位一體的“軟”聯通,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三要建立均衡平等的貿易和投資體系,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形成互利共贏的經貿伙伴關系,優化跨國合作產業鏈,實現區域內的優勢互補,推動國際產能合作,打造“利益”共同體。貿易是增長之源,產業是經濟之本。截至今年3月,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20個國家已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0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超過10億美元的稅收,超過16萬個就業崗位。

四要構建多元化的投融資服務體系,鼓勵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與商業金融相結合,拓寬融資渠道,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創新融資方式,推廣PPP模式,促進全球金融穩定。

五要加強國際能源合作,將國家的資源稟賦與市場需求聯系起來,保障消費國能源安全的同時促進國家能源開發利用,謀求能源生產國、消費國和通道國三方共贏。要以能源大項目為合作紐帶,帶動投資、開發、貿易和配套服務業發展。中國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20多個國家建設了60多個能源項目、油氣合作項目,帶動了當地資源開發和能源建設,促進了相關國家的能源供應和社會經濟發展。

六要密切科技交流合作,構建“一帶一路”跨區域創新網絡和科技合作長效機制,打造合作研發和技術轉移平台。加快培育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加強科技資源共享,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中國企業在創新驅動“一帶一路”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七要推進多層次、寬領域人文交流合作,以多渠道的教育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厚植民意根基,健全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完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提高“一帶一路”文化“軟實力”,奏響“一帶一路”的華美樂章。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要使民心相通成為最重要的聯通,讓文化融合成為最重要的融合,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構建全球化話語體系,實現價值共鳴與戰略互信。

八要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更好地貢獻治理理念、治理規則和制度等“公共產品”,提高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溝通機制,構建全球性協調機制,讓世界各國共同書寫國際規則。2017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2344號決議,呼吁國際社會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決議載入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彰顯了“中國方案”對全球治理的重要貢獻。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辜勝阻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