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人民時評:讓航天成就更多美好夢想

余建斌

2017年04月25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航天向浩瀚宇宙挺進得有多高,就與百姓的尋常生活貼得有多近

      

  4月24日,正逢中國第一艘貨運飛船首次向天宮二號送出“太空快遞”。帶著這份大禮,第二個中國航天日來到人們身邊。在被稱為中國航天“嘉年華”和航天強國路“加油站”的航天日,不少航天人是在忙碌中度過專屬自己的節日,普通人則有了更多和航天親密接觸的機會。

  從中國航天員中心的航天員深情注視國旗在航天日的晨曦中升起,到偏僻山村小學裡孩子們好奇地緊盯著老師手中的長五火箭模型,再到航天迷熱侃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發達國家相比顯得性能優越,人們體會著這個上世紀50年代才踏足航天旅程的國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切實分享著由航天高科技帶來的眾多民生福利。向著鴻蒙太空的進發,向著更高遠天空的探索,航天事業以這樣一幅浪漫的形象,勾畫著一個文明古國矢志奮進的壯美畫面。

  “航天創造美好生活”,是今年中國航天日的主題。科學講堂、航天展覽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題活動在全國范圍開展,尤其突出航天應用,展示航天技術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創造美好生活的神奇力量。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你認路,風雲衛星替你看天氣,高通量通信衛星將實現在萬米高空上聊微信、刷微博……中國航天向浩瀚宇宙挺進得有多高,就與百姓的尋常生活貼得有多近。

  確實,航天作為一項高新技術,它的覆蓋面、影響力,以及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已超乎人們的想象。目前我國已有2000多項航天技術成果應用到各行各業,民用遙感衛星數據分發量累計超過1000萬景(遙感圖像的計數單位,通常指衛星拍攝一次所獲取的畫面,一景衛星遙感圖像所包含的面積少則幾千平方公裡,多則上萬平方公裡),衛星電視直播用戶突破7000萬,“北斗”終端持有量達到400萬余套,衛星應用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這些數據是對航天創造美好生活的最佳詮釋——“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提高人類生活的品質,增加人類生活的樂趣”。

  航天創造美好生活,根植於科技創新的深厚土壤。去年首個中國航天日以來,中國航天仿佛再次加足了油,300多天之內又干了好多件大事。未來的主力火箭長征七號和昵稱“胖五”的長征五號火箭成功首飛,兩名神十一航天員創下駐留太空33天的新紀錄,再到幾天前天舟一號精確將“太空快遞”送達天宮二號,所有這些,都讓國際航天界矚目。“我們見証了另一位重要選手的崛起”,這句話既是對中國貨運飛船的贊譽,也是對中國航天創新能力的概括。

  中國航天為什麼能?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的這句話令人深思:“被祖國需要是一種幸福。”確實,航天事業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源於獨特的制度優勢,來自無數航天人把個人奮斗匯入時代洪流而凝聚起的磅礡合力。在第二個航天日,被譽為大國工匠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藥面整形工人徐立平對人們說,沒有哪個行業能夠比航天更能把個人夢想與祖國的利益如此緊密地融為一體﹔航天員張曉光也一樣“表白”:是祖國把我們航天員送上太空,是所有航天人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航天科技成果。把個人奮斗融入國家崛起,把個人夢想融入中國夢,這是航天事業發展的密碼,又何嘗不是整個社會共同的精神財富?

  隨著中國很快開啟空間站時代,航天技術將繼續為人們帶來驚喜。和夢想同行,我們就將收獲美好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25日 05 版)

(責編:黃瑾、程宏毅)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