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中國民生思想的發展脈絡

陳麗華

2017年03月23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原標題:中國民生思想的發展脈絡

民生思想的發展是一個逐步演化、不斷豐富的歷史過程。民生思想是伴隨人類對自身認識的不斷深化與完善而發展起來的。研究和梳理民生思想的發展,分析我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各個時期所倡導的民生思想,及在此民生思想指導下所遵循的民生發展軌跡,將為民生工作的開展提供有益的指導與理論支撐。

我國古代民生思想發展的歷史脈胳

《左傳·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這是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最早記載的“民生”,這一表述,朴實地表達了“勤”與“匱”的辯証關系,其中涵蓋古人最朴素的民生思想。早期的民生思想更多地是關注百姓的生計問題,而且是通過百姓自身的勤勞努力來解決,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逐漸意識到保障民生不僅是百姓自己的事情,更應該是統治者肩負的責任。為此古人提出了“以民為貴”的民本觀念,闡發了最初的民生思想。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表達了古代人民對大同社會的理想追求。西漢時期,賈誼則提出“聞之於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夫民者,萬世之本也,不可欺”,進一步闡述了民本思想。唐柳宗元提出“吏為民役”的主張,使古代民本思想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上述論述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從“民為貴”“民為本”到“吏為民役”的思想發展沿革,把中國古代民生思想發展的歷史脈絡清晰地梳理出來,充分體現了我國在古時就非常重視民生問題,並已將其作為治國之道、安邦之策。

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民生思想

事實上,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並未提及“民生”一詞,但民生思想卻是一條縱貫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線。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正是在深入研究民生基本問題的基礎上,實現思想的轉變而創立起來的。馬克思從個體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發展出發,對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進行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此基礎上得以建立。因而,馬克思的民生思想和唯物史觀是不可分割的。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提出: “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馬克思的這段話中確實沒有出現“民生”一詞,但卻從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等民生問題來加以闡述。恩格斯對此做出評價,他說:“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體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茂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為基礎,人們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恩格斯的這段話鮮明地表述了馬克思立足於人類的基本生存需要,充分說明了人類生活對於那些直接的物質資料的依賴性,它形成了民生的最基本內容和重要載體。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民生,改善民生

毛澤東的民生思想繼承了我國傳統的以民為本思想,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將其應用於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中。毛澤東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改善民生的思想保証。他指出,國家獨立、人民解放是解決民生問題的前提﹔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則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徑和內容﹔同時又提出,發展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事業和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等作為民生工作的重要內容﹔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則是最高追求。這一歷史時期的民生理論不僅繼承而且超越了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同時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民生思想。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歷程是不斷重視、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過程。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指出,我們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貧窮絕不是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我們必須消滅貧窮。隻有通過不斷發展生產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才能最終消滅貧窮,也隻有這樣才真正符合社會主義的要求。要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就要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改善人民生活。他提出要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反對平均主義和防止兩極分化,要保持國家穩定,維護世界和平,創造一個有利於民生改善的良好環境。

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指出,中國共產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要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注的仍然是民生的根本問題。他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確立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兩個確保”和“三條保障線”得到較好落實,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的確立。

胡錦濤同志進一步提出“三為民”思想,指出要正確運用權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群眾要充滿感情,要一心為人民謀利益,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並具體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使教育真正令人民滿意﹔不斷提高就業質量,採取一切努力增加全體居民收入﹔不斷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城鄉統籌﹔關注廣大人民的健康問題,不斷提供相關服務,使人民的健康水平穩步提高﹔同時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等等。

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新時期,我國的民生事業雖然取得很大的進展,但是仍然存在諸多的矛盾和問題。從社會和民生領域看,生態環境和社會保障壓力較大,人民群眾對住房、出行、教育、醫療、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還有不滿意的地方,一些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還沒有切實得到解決,中國農村還有幾千萬的貧困人口。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就會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

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伊始就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改善民生是實現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夢”的題中之義和最終理想。共筑“中國夢”,不僅需要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更需要民生的不斷改善和發展,這是中華民族的復興之本、夢想之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著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從織密民生保障網到推進脫貧攻堅戰,從擴大就業到深化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改革,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民生舉措增強了人民的獲得感,凝聚了人心,堅定了信心。可見,民生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重大關切,貫穿於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作出“抓民生也是抓發展”的科學論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付諸造福人民的生動實踐。堅持植根於人民,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充分體現了其民生觀的豐富內容。

民生改善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艱巨的、復雜的工程。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指出,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這項工作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過去、現在和將來,民生都是主題、都是核心。建設小康社會為了民生,民族復興也為了民生。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民生觀,必將讓全體中國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為中共沈陽市委黨校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論壇》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