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評論員隨筆:覺知文化深處的心跳

張  鐵

2017年03月17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講述中國的故事、彰顯中國的美學、抒發中國的情感、關心中國的命運,才能擊中中國人心中繃得最緊的那根弦

歷史並非勻速地流動,其湍急之處往往最為驚心動魄,哪怕僅有短短百日,也可謂大時代。近日,以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為背景的話劇《北京法源寺》,亮相第三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致敬中國話劇110周年。自2015年首演以來,這部“台詞很密、內容很硬”的歷史正劇,收獲了市場與口碑的雙好評,幾乎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廟堂高聳,人間戲場”,時代的十字路口,家國之憂、失路之悲、奮爭之志、兒女之情,展示於七尺舞台上。改革的復雜與糾結,改革者的勇氣與擔當,群己、公私、夷夏、情理、常變……處身大歷史中的人們,既有懦弱者、保守者、投機取巧者,更多有血性、有理想、胸懷家國天下者。深刻的心靈世界和鮮活的本真生命,在寺院、民間、廟堂交疊的時空中,匯入歷史的洪流,讓觀眾直感悲愴與沉雄之氣扑面而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隻有扎根腳下這塊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北京法源寺》探求著一個民族的心路,恰如導演田沁鑫說,此劇寄托了她於中國文化的“覺知”。所謂覺知,正是對腳下這塊土地清晰而堅定的認知。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著自己獨特的心理和文化結構,惟有在這樣的覺知之上,講述中國的故事、彰顯中國的美學、抒發中國的情感、關心中國的命運,才能擊中當下中國人心中繃得最緊的那根弦。

有覺知,方有正念正行,方有藝術生命力。不管是舞台也好、銀幕也好,對歷史甚至現實的展現,都並不排斥想象與虛構。如果藝術的創造是在歷史的、精神的大邏輯之內,是在情感的、行動的小邏輯之中,就是合理的,也就可能成功。比如《北京法源寺》中譚嗣同與袁世凱的古廟會,臨變一搏,命定的悲壯、個性的對撞,盡顯於此。好的作品,需要與民族之精神與時代之風貌契合,提取出歷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這不僅是一個藝術或者市場的問題,更是文藝觀、歷史觀、文化觀的問題。

譚嗣同在如柱燈光下慨嘆,“看明月天山外,蒼茫雲海間。風景不殊,山河尤是,人民小康”,當此之時,每每全場寂然,潸然淚下。而當他平靜地拒絕逃亡,台詞也扣人心弦:“這局棋裡,有一步死棋,就是我。”感人心者,是灼熱的理想主義,是熾烈的家國情懷,是屬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心史心聲。覺知,伴生的是因理解而生的同情,因同情而生的激情。優秀的文藝作品,表現方式可能不同,卻無不讓人感受到對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上的全部人民深深的眷戀與熱愛。

覺知文化的心跳,能讓人在浮躁中沉靜下來、在浮華中守住初心。很多時候,歷史被矮化成后宮爭斗的狗血劇、卿卿我我的言情劇、裝神弄鬼的玄幻劇,傳統被簡化為不文不白的台詞、不中不外的場景、不古不今的價值。拒絕歷史、拒絕思考,即便有光鮮的明星、逼真的特效、宏大的場面,也難掩坍塌和中空。在消費主義、景觀社會的場景中,這樣的“小時代”“小清新”,炫目卻扁平,熱鬧卻輕浮。有了對中國文化的覺知,才能以史鑒知、以情動人,用“有骨氣、有個性、有神採”的作品鑄造時代和人們的靈魂。

北京市副市長王寧也沒想到,當年自己任西城區委書記時,為天橋演藝聯盟策劃的這部開場大戲,會沉澱為經典劇目。由《雷雨》《茶館》到《屈原》《李白》再到《牌坊》《窩頭會館》,《北京法源寺》與這一譜系中許多優秀作品一樣,都有著共同的氣質:在精神與情感上,與歷史相連、與本土相連、與時代相連。惟其如此,才能成就時代的經典,鍛造出我們的文化自信。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17日 05 版)

(責編:程宏毅、謝磊)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