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新知新覺)

加強“微語言”治理刻不容緩

宋 暉

2017年03月16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加強“微語言”治理刻不容緩(新知新覺)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使用的語言可以稱為“微語言”。當前,“微語言”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並且呈現由“微”向“大”的發展趨勢。“微語言”在給人們語言生活帶來鮮活與清新感覺的同時,也帶來“泥沙”與“污垢”,不少“微語言”呈現低俗化傾向,對人們尤其是少年兒童的語言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在互聯網時代,“微語言”是無法回避的語言發展趨向,我們既要適應並發展“微語言”,又要重視“微語言”治理工作。

  當前,“微語言”的發展正在重構傳統語言生活。比如,一些人認為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屬於私域,因此說什麼、怎麼說可以不受限制。事實上,“朋友圈”作為新興的社交平台,人們對其性質至今尚未取得較為一致的看法,不能簡單認為這裡就是私域。“朋友圈”的出現使我們不得不對傳統意義上的“語境”加以重新審視,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講,“朋友圈”就是移動互聯網中的一個“語境”。在這個語境中,言語交際主體呈網狀連接,關系錯綜復雜。我們在看到“朋友圈”好友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對好友的認知度也呈現寬泛化和淺層化趨勢,似曾相識的朋友多了,原來老死不相往來的朋友也多了,人們在貌似彼此熟悉的“朋友圈”裡進行言語交際活動,在同一個平台上進行多話題互動。這在傳統語言生活中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帶來的語言問題也更加復雜多樣。

  “微語言”在對傳統語言生活進行重構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在語言學理上不適合提倡、在公私領域都不適合傳播的語言現象,包括語言暴力、語言低俗、語言臆造、語言失范、語言符號表情化和拼音化等。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看,這類問題屬於語言污染,對語言生活會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會對少年兒童語言學習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必須高度重視這一問題,進一步加強“微語言”治理。過去,我們的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通常是自上而下的,主要由國家語委和相關部委以行政法規的形式進行語言管理。面對現階段“微語言”迅猛發展的勢頭,為了確保我國語言生活健康發展,相關各方都要增強主動性,大力加強“微語言”治理。

  加強“微語言”治理,應深入到“微語言”使用的平台。“微語言”主要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使用,因此,對其治理也必須深入到這些社交平台,採取有的放矢的舉措。有的互聯網公司曾公布“壞(臟)詞表”,這對於“微語言”治理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從事網絡信息技術服務的公司都應有“微語言”治理意識,不能為語言污染推波助瀾。比如,漢字輸入法、搜索引擎等都應設置過濾詞表。各種社交平台的管理者更應高度重視語言污染問題,防止低俗語言肆意蔓延。把“微語言”使用的平台治理好了,“微語言”的語言污染問題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加強“微語言”治理,需要形成多方協同行動的格局。加強“微語言”治理,不僅需要國家進一步完善語言政策,需要相關機構運用不同工具和手段來規范語言的使用,還需要各相關主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當前,關於語言治理模式,學界一般認為存在“政府主導型”和“多利益攸關方”兩種模式。無論哪種模式,事實上都需要各個方面共同參與。加強“微語言”治理,有關政府部門應在制度層面抓緊出台操作性強、易於落地的政策。網絡社交平台的發展方、使用者也應從自身做起,努力防止語言污染。隻有各方協同、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清“泥沙”、去“污垢”,讓“微語言”更加鮮活清新,讓人們的語言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作者單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