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振興老工業基地

謝 地

2017年03月13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振興老工業基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遼寧振興必由之路”,習近平同志3月7日參加兩會遼寧代表團審議時的這一重要論斷,為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指明了方向。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經濟增速下滑,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負增長。這既是地方黨委和政府實事求是、擠干水分的結果,同時也表明,上一輪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形成的經濟增長動力逐漸衰減,原有的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已經不適應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必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努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堅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必由之路。

  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必由之路,是因為其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在供給側。拿遼寧來說,重化工業在全國最為集中。重化工業巨額投資形成的沉澱成本很高,退出成本同樣也很高昂,調整起來難度很大。隨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這就迫切需要加快轉變“原”字號、“初”字號產業比重過大、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推進傳統重化工業、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改善舊供給,適應新需求﹔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造新供給,引領新需求。

  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開始取得一些進展。例如,遼寧重視激勵企業轉方式、調結構,一些大型企業如沈陽機床、沈鼓集團等,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在研究開發、智能制造、產品結構調整、跨國並購、延展產業鏈、精益管理及服務等方面都取得明顯進展,實現了較好經濟效益,並蓄積了持續發展的較強勢能。遼寧在積極去產能、去庫存的同時,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也取得了進展。例如,防范政府性債務風險和養老金風險取得成效,企業稅費成本下降,在扶貧攻堅、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短板領域的投入大幅增加,民生有所改善。針對“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以及人們對遼寧營商環境的質疑,地方政府敢於刀刃向內,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著力改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質量﹔針對有損營商環境的做法,採取集中整治措施。這些努力推動遼寧經濟先行指標,如工業用電量、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等出現了復蘇跡象,經濟發展新動能正在積蓄和涌動,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新一輪振興充滿希望。

  把希望變成現實,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當前應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把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轉型升級有機結合起來,以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更好發展國有企業。發揮國有企業在轉方式、調結構中的帶動作用,做強做優做大國有經濟,培育國有經濟核心競爭力,使之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領頭羊。二是處理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在振興實體經濟中再鑄老工業基地輝煌。老工業基地重化工業、裝備制造業發達,實體經濟優勢明顯。應發揮好這一優勢,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實體經濟做優、做大、做強。金融改革創新應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防止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過度膨脹。三是把地方政府治理現代化納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范疇加以審視。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改善地方政府治理提出的迫切要求。要以推進干部作風轉變為抓手,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提高善治與良政水平。

  (作者為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