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王義桅:“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理念三解

王義桅

2017年02月06日14:23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理念三解

從毛澤東的“環球同此涼熱”到習近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不斷與時俱進,中國逐漸佔據國際道義制高點。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命運共同體”的提法,最開始出現在2011年《中國和平發展白皮書》上,后在十八大報告中隆重推出,雖發軔於20世紀下半葉國際社會“我們隻有一個地球”等口號,但有很大超越,是全球治理的靈魂。

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三大維度

一是歷史維度。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天的“合”,就是超越國家的狹隘、國際差異,樹立人類整體意識。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從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的平等和主權原則,到150多年前日內瓦公約確立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從70多年前《聯合國憲章》明確的四大宗旨和七項原則,到60多年前萬隆會議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國際關系演變積累了一系列公認的原則。這些原則應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遵循。這表明,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繼承了人類社會孜孜以求的優良傳統,並在21世紀使之升華。

二是現實維度。

政治上:伙伴關系。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國家之間要構建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伙伴關系。大國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關系。要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互聯網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競技場。

安全上:相互依賴。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倡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的新安全觀。

經濟上:共同發展。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命運共同體源於相互依存又超越相互依存,以積極相互依存超越消極相互依存,推動國際均衡、協調發展。

文化上:多元共生。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時指出:“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裡,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環境上:可持續發展。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人類隻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命運共同體”強調“命運相連,休戚與共”,為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共同願景,共同應對共同的危機、共同的挑戰。各國隻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三是未來維度。

命運共同體思想也是對中國與世界關系的宣示: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更長遠的意義則是告別虛偽的“普世價值”,追求人類共同價值觀。正如習近平主席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指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命運共同體著眼於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推動建立文明秩序,超越狹隘的民族國家視角,樹立人類整體觀。超越國際秩序和意識形態差異,尋求人類最大公約數,塑造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倡導和平發展、共同發展、可持續發展。

“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思想的升華,最初著眼於周邊: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后來多用於發展中國家,強調南方意識,最高境界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現實世界延伸到虛擬空間——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三個階段

階段一,寓命於運: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裡,世界的前途命運必須由各國共同掌握,這是建立共同體的前提。中國應積極倡導建立“同呼吸,共命運”的安全伙伴關系,超越“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的“亞洲悖論”及雙邊軍事聯盟體系。

階段二,寓運於命:命運要聯通起來,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各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實踐,實現安全與經濟協同發展。

階段三,寓異於同:各國具有差異性,世界具有多樣性,但共同的歷史記憶,共同的處境,共同的追求,將各國緊密相連,形成共同身份與認同,塑造共同未來。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習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推動全球治理理念創新發展,積極發掘中華文化中積極的處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繼續豐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主張,弘揚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命運共同體思想繼承和弘揚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是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核心理念,超越西方消極意義上的同一個地球、地球村等,形成積極意義上的休戚與共,就是不僅要在物質層面,還要在制度、精神層面上求同存異、聚同化異,達到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境界。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教授)

(責編:黃瑾、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