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重要評論
分享

人民時評:攜手世界,走出歷史“三岔口”

胡澤曦

2017年01月18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世界各國以平等為基礎、以開放為導向、以合作為動力、以共享為目標,應勢而為,勇於擔當,才能走出歷史的“三岔口”

  

  蘭德瓦瑟河畔,皚皚冰雪懷中,瑞士達沃斯小鎮吸引全球目光。10年前,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達沃斯舞台作了著名的判斷——“事實上,一個全新的世界力量格局已經出現”,“以歐洲為中心的時代,行駛了200年后結束了,達沃斯與西方需要把目光投向中國,以求汲取全球化巨變下的靈感和引導”。10年后,當習近平主席走進達沃斯會場,當年默克爾的判斷,早已成為世界所習慣的現實,《金融時報》甚至稱中國正努力成為“全球治理的守衛者”。

  “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展,就要敢於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遠不敢到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面,總有一天會在大海中溺水而亡。”在達沃斯論壇,習近平主席再次展示了中國勇敢邁向世界市場的信念。伴隨著改革開放大幕開啟,1979年中國代表團初次來到歐洲“最高小鎮”,“接軌”二字恐怕最能道出中國人當時的心境。記得1980年,中國代表團團長在會場舉行記者招待會,向世界說明中國引進和吸收外國資金的重點領域、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進口的重點行業﹔3年后,中國代表又在達沃斯“亮家底”:“中國有30萬個中小企業需要進行技術改造,更換陳舊的技術設備”……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融入世界、實現發展的緊迫感,在達沃斯這個開放窗口中閃現。隨后行進的“中國軌跡”表明,正是毅然融入經濟全球化,抓住一切機遇大膽開放,中國找准了自身發展路徑,最終創造了發展奇跡。

  伴隨達沃斯“中國熱”不斷升溫,中國貢獻逐漸成為世界共識。當世界經濟處於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的驚恐期,中國在2009年達沃斯會議為全球打了強心劑﹔當2011年中國“入世十周年”之際,時任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在達沃斯專門舉辦的討論會上說:“誰贏了?事實是中國贏了,其他國家也贏了”﹔當全球經濟持續深度調整、青黃不接之時,達沃斯論壇飄揚的聲音已經把中國視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中國以其穩健發展和銳意改革,在全球舞台上導入“中國力量”、分享“中國方案”。

  如果說10年前默克爾更多從“力量構成”的視角看待中國發展帶來的變化,那麼如今世界看待中國的視線將伴隨更多“理性而有遠見的思考”。當前,世界不同角落正被影影綽綽的不確定性所困擾,特別是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讓西方觀察人士感慨“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而眾說紛紜中,從雁棲湖畔的“北京共識”到錢塘江邊的“杭州共識”,再到在不同場合積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一系列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方案“對症下藥”,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2017年達沃斯會議舉行之際,會場上的中國主張受到更多全球聚焦,不正是反映了世界對中國提供更多公共產品的期待嗎?

  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越是形勢復雜嚴峻,越是需要運籌帷幄、共克時艱。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遇到了困難,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責他人,不要放棄信心,不要逃避責任,而是要一起來戰勝困難。”世界各國以平等為基礎、以開放為導向、以合作為動力、以共享為目標,應勢而為,勇於擔當,才能走出歷史的“三岔口”。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18日 05 版)

(責編:黃瑾、楊麗娜)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