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指引和重要遵循

——中央黨校學員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座談會綜述

石偉

2016年12月22日09:11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指引和重要遵循

2016年12月20日,中央黨校報刊社和進修部聯合舉辦專題座談會,深入研討交流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體會。中央黨校省部班、廳局班等主體班次的8位學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作了發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工作的一次重要總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初步確立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政策框架。黨中央對經濟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對經濟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對經濟工作思想方法作出的重大調整,經受了實踐檢驗,是符合實際的。這一點,學員們感受頗深。

省部班學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談到,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具有重要的時間維度意義。著眼於2017年的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以往歷次會議不同,會議提出的“三個重大”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工作的一次凝練總結。

省部班學員、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吳清海說,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回顧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經濟工作,全面分析研究、部署當前經濟工作。領悟會議精神,結合以往經濟工作的學習,自己確實感受到上了一堂十分生動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課,深受教育教誨。會議精神使自己進一步理解了中央對經濟工作形勢的重大科學判斷,進一步理解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經濟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明顯成效,進一步理解了中央關於當前國際國內重大經濟發展問題的深刻闡述。

省部班學員、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林立談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工作的判斷十分准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政策框架:一是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二是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三是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回答了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工作“怎麼看”“干什麼”“怎麼干”的問題。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我們的經濟工作成績來之不易,能夠實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根結底,最為關鍵的還是我們有一個好的黨中央、好的總書記、好的領導核心。

毫不動搖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明年貫徹好這個總基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進一步明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進一步明確經濟工作的發展方向,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學員們的深刻感受。

廳局班學員、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強表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17年經濟工作,簡要概括就是“穩”和“改”,“穩”就是把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穿到各個方面,切實做到穩定大局、不斷進取、奮發有為﹔“改”就是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關鍵領域的改革,更多地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想辦法、定政策,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平衡。

廳局班學員、內蒙古自治區發展中心(經濟信息中心)主任楊臣華認為,穩定是發展的基石,行穩是致遠的前提。今年經濟形勢,總的特點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經濟發展出現更多積極變化。穩,體現在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增長穩定性增強,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下一步,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要著力推進關鍵性、基礎性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頭3年,重點是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后續改革的重心將從過去涉及范圍大、推進力度強的“普遍撒網”式改革,向有重點、有層次、有緩急地盯住具體領域逐一推進,使全面改革工作“提質增效”。

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王一鳴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全面分析國內經濟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調結構轉方式的根本舉措,是應對當前經濟運行矛盾和問題的治本之策,是對經濟發展理論的重大創新。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一方面,要突出主攻方向,在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振興實體經濟、開創創新驅動發展新局面、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另一方面,還要努力營造良好宏觀環境,保持宏觀政策穩定性連續性、有效防控金融風險以及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

廳局班學員、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教研部經濟學教研室主任張軍果提出,2017年如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實現突破性進展,關鍵是做到“三個進一步明確”:進一步明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科學內涵﹔進一步明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導向﹔進一步明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在勞動力、資本、技術以及管理這四大要素上做足文章。

著力振興實體經濟

省部班學員、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杜淵泉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戰略層面把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無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我們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中央企業大多處於關系國家安全、關系國計民生、關系國際競爭力的實體經濟領域,應當立足產業報國,率先扛起國家振興實體經濟的責任和重擔。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積極培育戰略性經營產業,加快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要瞄准世界一流水平,苦練內功,扎實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工作,不斷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和產品競爭力。要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努力在國際競爭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更深、更廣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林立在發言中表示,銀行要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這是關系在新常態下銀行“干什麼”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金融風險防控的基礎和前提。金融的要義是為實體經濟服務。金融隻有圍繞著實體經濟運轉、在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過程中,才能成為中心。“百業興,則金融興﹔百業穩,則金融穩”,這兩句話應該成為金融業界的戒律。

廳局班學員、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胡徐騰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振興實體經濟列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抓住實體經濟,也就抓住了經濟發展的要義,這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振興制造業,應該把促進制造業提質增效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黨中央強調質量提升、創新驅動、品牌建設,正是牽住了實體經濟發展的“牛鼻子”。

深化國企國資改革

在杜淵泉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7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中央企業既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解決當前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當務之急,也要作為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長遠之計。要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向前推進。認真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在總結今年工作成效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推進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產能,加大“僵尸企業”處置力度,深入開展特困企業專項治理,著力降低企業杠杆率。堅持做好增量,盤活存量,著力抓好鞏固加強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創新發展一批的工作部署,深入開展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不斷提高企業運行的質量和效率。

胡徐騰認為,打好國企改革攻堅戰,就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這是必須一以貫之的重大政治原則。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國有企業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並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証。實踐証明,傳承好加強黨建的光榮傳統,國企的實力和活力就會更強﹔丟掉堅持黨的領導這個傳家寶,國企改革就會偏離正確方向,難以搞好。進入新的歷史時期,越是全面深化改革,越要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方針,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無論企業領導體制如何調整、治理機制如何變化、監管模式如何創新,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絕不能動搖。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王一鳴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