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遲福林:市場開放與結構性改革

2016年12月08日11:12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市場開放與結構性改革

市場開放是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是全球的共同需求和國際經濟合作的重點。要以市場開放形成結構性改革的新動力、以市場開放促進經濟轉型。市場開放的重點是服務業市場開放。當前,服務業市場開放與經濟轉型的趨勢不相適應,服務業市場開放重在破除行政壟斷和市場壟斷,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國內服務業市場開放與服務貿易開放融合是個大趨勢,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轉型牽動發展全局。

當前,無論是從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雙重挑戰看,還是從我國結構性改革的基本實踐與經濟轉型的大趨勢看,都需要把市場開放作為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

市場開放是結構性改革當務之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盡管全球貨物貿易的增速明顯下降,但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強力推動下,全球服務貿易快速增長。對我國來說,經濟轉型的進程將是同世界經濟深度互動、向世界不斷開放市場的過程。

以市場開放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市場開放是全球的共同需求。市場開放是經濟轉型與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是全球結構性改革面臨的重大課題。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都需要在市場開放中推進經濟轉型和結構性改革進程,都需要將結構性改革建立在各國市場相互開放、互利共贏的基礎上。

市場開放是國際經濟合作的重點。世界經濟走到今天,盡管面臨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但市場開放仍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主題。例如,以產能合作為重點的經濟合作需要在全球市場中配置資源。否則,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就會抬頭,全球經濟一體化就會受到嚴重挑戰。

市場開放需要全球視野。未來幾年,國際與國內市場高度融合是個大趨勢。同時,我國已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大市場。也就是說,用全球視野來推動市場開放,既是我國走向全球、由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關鍵所在,又是我國在推進全球經濟一體化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重大課題。

以市場開放形成結構性改革的新動力

從企業層面看,民營經濟發展活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在於服務業市場開放滯后。當前,我國民營經濟經營困難的原因很多,有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轉移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國服務業市場開放不足從而抑制了社會資本的投資活力。此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尚未很好破題,也給民營經濟拓寬投資空間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約。

從區域發展層面看,市場越開放的地區轉型的步子越快。例如,在經濟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江浙地區一部分企業能夠成功實現轉型,主要原因是江浙地區市場開放度高。“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隨著外部市場變化轉型就比較快。相反,東北地區的轉型困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市場開放不足。也就是說,如果東北振興不以市場開放為前提,就難以形成東北轉型的推動力。

以市場開放促進經濟轉型

以市場開放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從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看,由工業主導走向服務業主導是大勢所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抓住全球貨物貿易需求擴張和發達國家制造業轉移的歷史機遇,推動工業領域的市場開放,由此使我國成為全球制造業大國。當前,隨著全球經濟服務化趨勢明顯,國內服務型消費需求快速增長,推進服務業市場開放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如果市場開放到位,估計到2020年我國服務業佔比將達到58%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將從2015年的34萬億元增長到50萬億元左右。

以市場開放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消費結構升級驅動經濟轉型,服務型消費推動服務型經濟比重和水平提高,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目前,我國消費結構升級進入關鍵時期:一方面,消費市場存在明顯的波動性﹔另一方面,城鎮居民服務型消費佔比快速提升。2015年,我國城鎮居民的服務型消費佔比大約達到40%左右,估計到2020年將達到50%左右。屆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穩定在65%以上,基本形成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市場開放不足,我國消費供給不足的矛盾突出,尤其是服務型消費供給不足已經成為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

以市場開放促進城鎮化轉型。未來幾年是我國城鎮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實現由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的轉型,用城鎮巨大的資本撬動農村發展潛力,關鍵是農民土地財產權改革要破題。目前,城鄉二元的土地制度,不僅不利於發揮農村土地資源的巨大潛力、提高農村土地利用效率,也不利於農民增收。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的關鍵一招是,通過統一城鄉建設用地市場真正賦予農民土地財產權。這既是新型城鎮化的巨大紅利,更是城鎮化轉型面臨的重大課題。

服務業市場開放是重點所在

改革開放以來,工業領域的市場開放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在推動我國快速工業化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未來幾年,加快推進服務業市場開放進程,將為我國服務業發展帶來強勁動力,並由此釋放出結構性改革的巨大紅利。

服務業市場開放滯后是市場開放的“突出短板”

服務業市場化程度低。有數據顯示,我國工業部門80%以上是制造業,屬於高度市場化部門,而服務業約50%左右仍被行政力量壟斷。

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較低。在國內服務業市場開放嚴重滯后的情況下,服務業還難以有序對外開放。例如,在國內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的122項特別管理措施中,有80余項針對服務業。

服務水平低。由於服務業市場開放滯后,缺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既難以產生高品質的服務,也難以提供現代化的服務產品與服務標准。近幾年來,我國因服務質量問題引發的消費投訴不斷增多。例如,2010—2014年,我國消費者協會的萬人服務投訴量由1.49件提高到2.08件,增長近39%。

服務價格高。在價格管制、缺乏有效競爭的情況下,不少服務業領域價格居高不下。例如,2015年,我國寬帶平均上網速度全球排名在第91位,而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費用卻是發達國家的3∼5倍。

服務業市場開放與經濟轉型的趨勢嚴重不相適應

消費與投資的結構性矛盾。近年來,盡管我國投資消費失衡的格局有所改善,但是投資消費錯配的矛盾仍然突出。例如,我國消費結構正由物質型消費為主向服務型消費為主升級,但服務業有效投資和有效供給明顯不足。當前,社會資本進入服務業仍然存在諸多政策性和體制機制性的障礙。

需求與供給的結構性矛盾。隨著消費結構向多樣化、高端化、服務化的需求升級,原有供給結構已經不適應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供給過剩與供給不足的矛盾並存。

政策與體制的結構性矛盾。客觀地看,現行的宏觀政策與宏觀體制結構仍有鼓勵工業發展、抑制服務業發展的某些特征。例如,由於投資體制改革滯后,導致民間資本投資服務業領域困難不少,供需失衡的局面難度較大。再例如,由於消費稅改革進展緩慢,導致地方政府“重投資、輕消費”的行為模式一時難以根本改變。可以說,服務業發展面臨著一系列的政策性、體制性的結構性矛盾。這些矛盾不解決,就難以形成服務業市場開放的大環境。

服務業市場開放重在破除行政壟斷和市場壟斷

打破服務業領域的行政壟斷和市場壟斷。從現實情況看,無論是生產性服務業還是生活性服務業,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行政壟斷或市場壟斷。為此,要推動服務業領域國有資本戰略性調整,全面推進壟斷行業競爭環節向社會資本開放﹔全面放開服務業市場價格,形成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

推進服務業市場開放的相關政策調整。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產業結構,需要盡快消除服務業發展的某些不合理政策,實現服務業與工業政策平等。例如:要加快調整服務業與工業用地政策,實現工業與服務業政策平等﹔要以促進服務業市場開放為導向加快稅收結構調整。

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為重點加快公共服務業市場開放。適應13億人公共需求變化的大趨勢,要把形成多元供給主體、多元競爭主體作為發展和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基本目標,爭取使政府採購中服務類佔比從2014年11.2提高到2020年的30%左右。

服務業市場開放中的政府作用

充分發揮市場在服務業領域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對政府來說,重要的是要看到市場開放的現實性、迫切性。不開放市場,無論是調整經濟結構,還是推動國際和國內市場相融合,都將面臨著一系列結構性的矛盾與問題。

把反行政壟斷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多年來服務業領域難以對社會資本開放,關鍵問題在於服務業領域的行政壟斷沒有真正被納入到反壟斷的范圍。隨著服務業市場的需求增大,反壟斷對於促進服務業發展非常重要。這就需要盡快建立反行政壟斷的審查機制,實現反壟斷的常態化、制度化。

在向市場放權中推進監管變革。簡政放權是本屆政府最大的亮點。在簡政放權中開放服務業市場,需要政府監管轉型同步跟上。當前,市場監管有著很強的特殊性:一方面,隨著消費結構升級,釋放內需潛力直接依賴於市場監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服務業市場雙向開放,既考驗對內資的監管水平,也考驗對外資的監管能力。

推進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

與2001年我國加入WTO時的對外貿易不同,當前外貿轉型的突出挑戰是服務貿易的雙向市場開放。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與新一輪全球化形成歷史交匯的大背景下,推進以貨物貿易為主的“一次開放”轉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是我國經濟轉型與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

國內服務業市場開放與服務貿易開放融合是個大趨勢

服務貿易快速增長。從國內看,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服務貿易佔對外貿易的比重要達到16%。但事實上,今年1—5月,我國服務貿易佔對外貿易的比重已經達到18.5%,超過“十三五”規劃目標。從國際看,在全球貨物貿易增速明顯下降的背景下,服務貿易快速增長,2000年—2014年,全球服務貿易額由1.44萬億美元增長到9.8萬億美元,14年間增長了5.8倍,這標志著服務貿易開始成為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引擎。

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進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關鍵是服務貿易。無論是中美、中歐之間的投資談判,還是多種形式的雙邊、多邊自由貿易談判,焦點大都在服務貿易。隨著全球經濟發生深刻變化和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很多投資領域的問題與服務貿易直接融合。也就是說,服務貿易開放不破題,雙邊、多邊的服務貿易談判就會有一定的困難。

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轉型牽動發展全局

開放轉型牽動影響我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當前,我國經濟轉型與世界經濟格局變化交織在一起,雙向影響明顯增強。如果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轉型能夠盡快破題,我國就會在新一輪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世界經濟治理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估計未來5年,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的貢獻率將保持在25%∼30%左右。

開放轉型牽動影響我國在全球自由貿易中的地位。與以工業市場開放為重點、推動我國制造業全球化的“一次開放”相比,“二次開放”的歷史使命是以“一帶一路”為載體、以服務貿易為重點,有序推進服務業市場的雙向開放,在開放中推進全球自由貿易進程,在開放中發揮我國在新一輪全球自由貿易中的重要作用。

開放轉型牽動影響我國經濟轉型的實際進程。從經濟轉型的現實需求看,要形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關鍵在於服務業領域的市場開放。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服務業為重點的市場開放,要想順利地推進經濟轉型升級、釋放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市場空間就相當困難。

開放轉型的重大任務

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中加快構建自貿區網絡。在新的階段,“一帶一路”戰略是以基礎設施為依托、以產能合作和服務貿易為重點、以建立多種形式的自由貿易區網絡為目標。在全球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的關鍵在於推進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進程。由此,才能使“一帶一路”戰略適應新一輪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

推進以多邊、雙邊自由貿易區建設為重點的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當前,經濟全球化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需要高度警惕各種形式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傾向。從目前情況看,世貿談判的重點是國際服務貿易談判(TISA)。投資與貿易越來越不可分離,投資協定中相當部分涉及服務貿易條款。例如,如果能盡快把中歐投資談判和服務貿易談判融合起來,未來幾年中歐自貿區談判就有可能破題。

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國內自貿區轉型。某種程度上,國內自貿區正處在發展進程中“尷尬”的階段。自貿區在負面清單管理上取得了重要進展,問題在於負面清單對服務貿易的限制仍然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以服務貿易為重點推進國內自貿區轉型,對破題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轉型至關重要。建議到2020年,負面清單中服務貿易項目縮小到40項以內,為其他地區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重要經驗。同時,加快對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市場開放制度的先行先試,發揮自貿試驗區在開放轉型中的重要示范作用。

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區域開放。從開放趨勢看,區域開放的主要矛盾不在於再增加多少個自貿區,某些產業項下的自由貿易政策安排更為重要。無論是沿邊、內陸的區域開放,都需要適應全球服務貿易全面快速增長的新形勢,實現服務貿易與區域開放有機結合。以廣東為例,能否盡快在服務貿易上與香港、澳門融合對接,是廣東今天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廣東要擴大開放,並不在於多爭取幾個自貿區,而在於服務貿易開放政策方面與香港、澳門實現一體化對接。由此,廣東不僅能在全國開放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又能在促進“一國兩制”中發揮重要作用。

(責編:黃瑾、程宏毅)
相關專題
· 遲福林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