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經濟社會

胡鞍鋼:東北全面振興要打好持久戰

2016年10月18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東北全面振興要打好持久戰(財經問道)

近年來,全國各地區經濟增速總體下降,同時也呈現出地區經濟分化。東北地區經濟增速在全國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板塊”中墊底,呈現較大困難,引發全社會關注。

那麼,如何看待當前東北地區的經濟現狀呢?經濟增速降幅較大,反映的是傳統投資驅動模式的特征,即投資增長率下降或負增長就會帶來經濟增速下降或負增長。同時,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全國性重工業產品需求、價格、投資及增加值的下降。

這種困難與中國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工業(包括重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持續下降的大背景相關。例如,全國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從2011年的39.6%下降至2015年的33.8%,減少了5.8個百分點。這對老工業基地的東北地區影響最大,全國產業轉型升級必然會帶動和促進東北產業轉型升級。

2003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其關鍵詞是“老工業基地振興”,我們稱之為“東北振興的1.0版本”。需要看到,經過多年努力,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特征已經發生重大變化:以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來看,如吉林從44.6%上升至45.1%,提高了0.5個百分點﹔黑龍江則從44.7%下降至26.9%,下降了17.8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遼寧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至2015年的45.1%,相當於全國在2012年時的水平。黑龍江服務業的比重則提高至50.7%,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0.5%,明顯改變了以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為主的發展模式,而且正在轉向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吉林這一比重還比較低,僅為37.4%。

與此同時,城鎮化成為東北發展的最大發動機。到2015年,遼寧、黑龍江兩省的城鎮化率均高於56.1%的全國平均水平﹔吉林則為55.3%,這些都為發展現代服務業提供了大量需求。綜合來看,東北振興的基本方向是正確的,而無論是“東北衰敗論”還是“速勝論”,都不可取。

放眼未來,東北全面振興更是需要堅持打好“持久戰”。從今后10年看,“十三五”和“十四五”規劃的關鍵詞應該是“東北全面振興”,即:戰略定位是從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到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轉型升級,從“老工業”基地變成“現代化農業、新型工業化、現代服務業”的基地。這就是“全面振興東北的2.0版本”。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30年的目標,即:東北地區實現全面振興,走進全國現代化建設前列,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支撐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

如果說中國經濟改革現在的主線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那麼東北就是重中之重。中央已經給出了明確的途徑和方案,關鍵是怎麼在東北地區落地,怎麼出台具體措施並加以落實。

未來,隻有發揮好中央和地方的合力、政府與市場的合力、干部和群眾的合力、國內和國外市場的合力、國企與民企合力,才能有力地促進東北振興。人們也有理由相信,東北振興“辦法總比困難多”。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胡鞍鋼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