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治國理政論壇)

“堅持綠色發展”理論研討會發言摘編【2】

2016年10月12日07: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陳洪波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其中,綠色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資源環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條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演進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支撐和必要條件。因而,堅持綠色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本保障。但由於歷史和認識等方面的原因,過去一個時期,我國一些地方以粗放發展方式盲目追求發展速度,導致能源資源過度消耗、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特別是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嚴重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如果這種局面不扭轉,我們將面臨無資源可利用、無干淨的水可飲用、無清潔的空氣可呼吸的困境,可持續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可以說,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必須堅持綠色發展。

  彰顯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面小康是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全面協調發展的小康,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的小康。全面小康不僅代表著更高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意味著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更高要求。良好生態環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集中體現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它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追求,以低碳循環發展為主要手段,以建設生態文明為根本任務,體現了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的科學把握,是突破資源環境瓶頸、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方式轉變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基本途徑在於形成綠色發展方式。應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應加快從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態環境代價的粗放發展模式向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雙輪驅動模式轉變,從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綠色、安全轉型,發展綠色產業,發展低碳、循環經濟,推廣綠色、智慧技術,使綠色發展成為我們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動力,成為推動中國走向富強的有力支撐。堅持綠色發展,基本保障在於建立綠色法治體系。要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謀劃和推動綠色發展,以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來規范、促進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