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利益驅動的“戰車體制”

楊光斌

2016年09月18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上個世紀冷戰之初,美國戰略家喬治·凱南曾用一句話來分析當時蘇聯的行為特征:一部停不下來的戰車,除非遇到強大阻力。如今這句話同樣可以套用在美國身上。多年來,美國形成了一個資本權力“怪獸”所驅動的永動機式的“戰車體制”,讓其對外擴張行為一直停不下來。這突出表現在美國利用“一硬一軟”兩種工具不斷向外展示霸權,硬的一面是軍事霸權,軟的一面是文化霸權。近年來,軟工具的成效還要大於硬工具。

  “軍事工業復合體”綁架內政外交

  美國自稱其對外政策有兩個標准:原則與利益。所謂原則,就是鼓吹其所謂的“普世價值”。但實際上,這一原則只是一種說辭。不然,已經符合其“普世價值”即實行了所謂自由市場和自由民主的上世紀90年代的俄羅斯,為什麼依然遭到美國的無情擠壓?而且很明顯,俄羅斯國內的分裂勢力得到了美國支持。由此可見,影響美國對外政策的真正因素還是其國內體制。

  代表著強大利益集團的“軍事工業復合體”體制綁架著美國政治制度。“軍事工業復合體”由軍事機構、軍工行業、擁有既得利益的國會議員以及從事軍事戰略研究的科研機構組成。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在其離任演說時曾警告說,“軍事工業復合體”的總體影響力覆蓋經濟、政治等領域,權力越界現象災難性上升的趨勢已經並將繼續存在。“軍事工業復合體”是美國擴張體制的現代升級版,美國本身就是殖民擴張的產物。兩次世界大戰是放大美國擴張本性的機會,使美國從“新大陸”走向全球,而且二戰后其擴張手段更加高明,不但有赤裸裸的軍事霸權,還有意圖俘獲人心的文化霸權。

  當世界受到美國威脅的時候,美國自身也深受其體制之害。槍支泛濫導致其國內每年發生多起死傷多人的槍擊案,就是突出表現。美國參議院表決控槍議案,結果因達不到絕對多數而得不到通過。美國憲法規定,隻有達到2/3多數,才能修改憲法相關條款。試想,哪一項利益能讓2/3絕對多數的利益多元化的政治人物達成一致意見?絕對多數規定看起來非常尊重民主,實際上反而成為阻礙發展的條款。

  美國最強大的寡頭力量無疑是“軍事工業復合體”。“軍事工業復合體”已經深深嵌入美國社會體系中,它是促使美國不斷向外擴張的根本動力。戰爭結束以后,這個利益集團靠什麼維持下去?沒有敵人也要找出新的敵人,這樣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更龐大利益。在這種利益驅動的外交政策影響下,美國的敵人越來越多。

  尋求軍事霸權

  “軍事工業復合體”必然要尋求戰爭和軍事擴張,否則資本權力就維持不下去。很多人原以為冷戰結束后世界會更太平,但結果是失去了制衡的美國更加肆無忌憚地向外擴張。美國主動發動戰爭的頻次比冷戰時期更高了。冷戰剛結束,美國就在海灣打了一場不對稱的高科技戰爭。這場戰爭可謂是美國軍事工業發展水平的試驗場,同時也為其軍事工業打開了更大市場。

  嘗到甜頭的美國更加肆無忌憚地放任其軍事霸權,擴張無從停頓。先是以莫須有的借口打了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搞掉原有政權而使伊拉克國之不國。有“使命感”而無責任感的美國不但不關心伊拉克人的生存狀況,其所謂的“大中東民主計劃”還把伊拉克人的苦難放大到整個大中東地區。在“阿拉伯之春”中,美國硬是一手端掉了不喜歡的卡扎菲政權,進而又支持敘利亞內戰。一戰后歷經約一個世紀建立起來的中東秩序就此遭到破壞。結果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歐洲出現難民危機。

  在搞亂了中東秩序之后,美國又加劇了與俄羅斯和中國的緊張關系。對俄羅斯,先是拉烏克蘭進歐盟乃至北約,以其擅長的“顏色革命”推翻合法的民選總統。美國對俄羅斯還原了冷戰時期的“遏制戰略”,軍事上擠壓,把導彈防御系統部署在俄羅斯家門口﹔經濟上孤立和制裁,試圖再次通過“遏制”促使其國內政治劇變。

  在東方,廣闊的太平洋原本足夠容納世界多個經濟體。但是美國的擴張稟賦決定了其排他性戰略。對待中國,“重返亞太”的美國在經濟上設計了孤立中國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在政治和軍事上首先慫恿日本制造東海緊張局勢,又支持菲律賓前政府搞所謂的“南海仲裁案”,並決定把“薩德”部署到韓國,直接威脅中國戰略安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加劇了中美沖突的一面。

  推廣意識形態

  冷戰某種程度上是一場因意識形態對立而起源的全球性對抗。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建立了自己的話語體系,對外推廣的就是所謂“自由民主”。這是美國文化霸權的基礎。

  在冷戰中,美國把被人討厭尤其是被知識界所激烈批判的資本主義民主置換為“自由民主”,因為自由、民主這兩個詞很能俘獲人心。然而,自由主義是工業革命之后產生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關鍵是保護私有財產權。這裡所謂的民主,則主要是競爭性選舉及黨爭民主。美國對外關系中的文化政策都是圍繞“自由民主”展開的,無論是代表美國政府之聲的“美國之音”,還是美國的社會科學研究,乃至電影電視劇,推廣“自由民主”都是絕對“政治正確”的。

  由於包括蘇聯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沒有自己成熟的社會科學體系,以美國“自由民主”為核心的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其他各種社會科學對非西方國家的精英階層產生了洗腦作用,使他們以為有了“自由民主”這種好制度,一切都會好起來。這樣,心理臣服的國家不戰而敗,美國打贏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美國贏得冷戰,與其說贏在軍事霸權,不如說贏在文化霸權。

  然而,這些信奉美國“自由民主”的國家並沒有因此而變成美國式國家,依然過著自己固有的日子,甚至境況更差。原因很簡單,“自由民主”是需要嚴格條件的制度安排,其中不但需要相關的程序規則為基礎,更需要同質文化這樣的背景。而照搬美國“自由民主”的后發國家大多數屬於異質文化國家,充滿族群與教派沖突,“自由民主”的盲目引入反而強化了這些固有沖突。

  濫用所謂“主流理論”

  美國體制的擴張性是與生俱來的,二戰以來形成的資本權力主宰的世界體系又助推著美國的擴張行為。歷史已經証明,美國的軍事霸權並不可怕。別說對中國這樣的大國,就是對阿富汗、伊拉克這樣的小國家,軍事霸權也不能達到其全部目的。美國人說軍備競賽壓垮了蘇聯,其實也是不准確的,事實是意識形態競爭對美國的幫助更大。當統治集團的思想被俘獲之后,所做的事自然是自我解構。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舒爾茨的研究發現,300多年來世界沒有哪個大國是按照所謂“主流理論”發展起來的。中國這樣的巨大的發展中國家有今天的成就,更不是所謂“主流理論”所能解釋的。但是,一些人習慣於以“主流理論”來丈量中國,把中國事實上已經做得很好的事情視為不正常。這其實是觀念上出了問題。有人曾極力反抗經濟帝國主義,在文化帝國主義面前卻自認低人一等。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而言,危險莫過於此。

  實際上,中國意識形態權力即話語權與我們的國際地位嚴重不匹配。從這個意義上說,建設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迫在眉睫。話語權直接影響文化自信。隻有具備自信、健康的心態,才能坦然面對中美關系中的各種問題。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18日 05 版)

(責編:姜萍萍、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