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厲以寧:中國特色經濟學的建設和發展 【2】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

2016年06月27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農村新氣象和農民創業熱:為人力資源理論增添新內容

農民的積極性之所以在土地確權以后高漲不已,是因為這些改革措施符合中國國情,是從長期改革發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在世界各國的經濟學教科書中,哪裡有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農民落實財產權的記載?隻有懂得中國特色的中國經濟學家才能對此進行深入研究,才能解釋清楚為什麼中國要這樣做。

農村土地確權以后,土地流轉大大加速。一些農民在外地務工多年,學會了經營管理,有了技術,積蓄了資金,為了求得進一步發展而回鄉創業。他們珍惜自己的承包地,還通過轉包、租賃等方式,決心辦好家庭農場,從事種植業、養殖業、果樹業,並不斷擴大規模。還有一些農民有手藝,有專門技巧,或善於經商。他們把自己名下的承包地轉租出去,一心一意扑在外出經商上。他們是當前中國的另一類創業者。

與此同時,耕地並沒有荒蕪。田,總是有人來耕種的。在浙江一些地方,本地有技術、有手藝的人外出經營,外地的農民就來種田了。我的故鄉江蘇揚州儀征,本地的農民去外地就業,蘇北的農民就來種地了。他們在這裡種地可以得到較高的收入。農民中的一部分人已經是新型農民。他們不僅種田,而且懂得市場需要什麼、怎樣滿足市場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力資源的流動數量和流動速度是世界罕見的,因此研究農村與城市之間人力資源的雙向流動成為中國特色經濟學的重要內容。人力資源流動是提升人力資源質量的重要條件,因為人力資源流動意味著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創業機會在等待著各種專業人才、技術工人,這也鼓勵更多的勞動者去深造、學習,以適應市場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看,人力資源流動性強,表明人力資源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如果缺乏流動性,則表明人力資源的潛力可能接近於枯竭。

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孕育出中國特色城鎮化理論

在西方發達國家,城市化和工業化基本上是同步的。城市化開始時雜亂無章、缺乏統籌安排,以致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居民生活質量下降,失業人數也日益增長,於是就形成了所謂的“城市病”。等到西方國家的政府發現這一系列問題時已經晚了,不得不花費更多的財力和人力去解決。

中國的城鎮化除了遇到同西方發達國家當初類似的問題,還有中國特殊的問題,這就是城鄉二元戶籍制度。比如說,農民工進城后,雖然已工作多年,但農民戶籍未變,身份仍是農民,難以融入城鎮社會,不能和城鎮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因此,中國必須走適合中國國情的城鎮化道路。城鄉二元戶籍制度改革勢在必行,但又必須分階段推進。這確實是個難題,也是中國的經濟學者必須認真對待的課題。

一種做法是推行“積分制”。這是根據深圳、上海等城市的經驗而總結出來的做法。以上海為例。改革開放以來,不少蘇南、蘇北、浙江、安徽等地的農民工涌入上海的企業工作,他們已成為上海工業企業中的骨干力量,但依舊是農民戶籍。為了留住這些人才,上海推出了“積分制”,即把外地來上海工作人員的學歷、技術水平、來上海工作年限、是否得過獎等等一律折成“分”,“分”夠了就轉入上海城市戶籍。“積分制”已被國內一些城市所借鑒。

另一種做法是“分區推進”。老城區重在改造,包括工廠遷走,棚戶區改造,發展商業和服務業,建成適合人們居住的城區。新城區重在培育經濟增長點,成為高新技術區、工業園區、物流園區等。新社區則是農村改建而成的,重在集中居住,使農民有舒適清潔的住宅和環境,公共服務設施齊全,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做到了這些,村的建制就改為社區建制,於是整片地區轉為戶籍一元化的新社區。無論老城區改造、新城區建設還是新社區改建,關鍵都在於以人為本。

這就是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是“就地城鎮化”“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它孕育出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理論。也就是說,中國經濟學者研究中國城鎮化問題,不可能照搬其他國家的城鎮化模式和做法,而隻能從中國的實際和實踐出發,找到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規律,求解適合中國國情的辦法,總結出與其他國家不同的結論,構造起全新的分析框架。

精准扶貧:中國特色經濟學要關注並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中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初期又十分貧窮。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扶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7億多貧困人口脫貧,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扶貧奇跡﹔人民生活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基本小康再到建設全面小康的大踏步跨越。但隨著貧困人口減少,“大水漫灌”式的扶貧效果已不甚理想。為了使扶貧資金發揮更大作用,為了讓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最近幾年我國採取了“精准扶貧”的做法。

不管扶貧資金來自財政撥款還是來自金融信貸或民間捐贈,都要用得有效。為此,關鍵是把握以下三個原則:第一,貧困地區的村干部和農民都要轉變觀念,不能有依賴思想。要認識到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一定要建立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在扶貧資金的幫助下擺脫貧困。第二,必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找到致富產業,並齊心協力把致富產業做強做大。第三,要留住勞動力,包括歡迎外出務工的農民回鄉創業。一個村寨,如果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了,村裡隻剩下老弱婦孺,即使有再好的規劃,也富裕不起來。

對於一些居住在高山上等自然條件惡劣地方的農戶,要動員他們搬出來,妥善安家,經營林下經濟或養殖業、手工編織業等,這樣也能逐漸富起來。

扶貧問題是中國特色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問題,這與西方經濟學有很大不同。西方經濟學把人抽象成“理性人”,實際上就忽略了人的各種需求。而中國特色經濟學在研究中把人還原為現實人,關注滿足人的各種現實需求,關注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西方經濟學缺乏人文關懷,也缺少推動實現社會共同理想的內容。而中國特色經濟學關注社會共同理想的實現,是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等社會中長期目標和人民共同富裕而服務的,它研究的主題和核心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讓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不斷發揮出來。因而,它不僅研究人民群眾積極性的涌現和物質生產的增長,而且始終關注人們覺悟的提高和道德水平的提升,是更加貼近現實需求、更加人性化的經濟學。

經濟新常態和轉變發展方式:開啟中國特色經濟學創新空間

改革開放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基本上以追求數量和規模為目標,不少地方相對忽視質量和效益提高,這在經濟起飛、快速擺脫貧困階段是很難避免的。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中央提出要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這不僅對經濟發展實踐具有深遠指導意義,對中國特色經濟學創新發展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就是按經濟發展規律辦事,不做違背經濟規律的事情。現階段,高速增長已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它至少會帶來或加劇五個方面的后果:資源過度消耗,生態環境破壞,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低效率,錯過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的最佳時機。因此,在新常態下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是調結構、去產能、補短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至於經濟增長速度,維持在6%—7%的中高速就可以了。

調結構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最重要的事情,但也是十分困難的事情。為了調結構,必須痛下決心消除產能過剩現象。那麼,應該如何對待下崗人員?其實,與其讓政府養虧損企業,不如養職工。這是因為,該關閉、淘汰的企業是一個個無底洞,與其填無底洞,不如讓它們破產重組。而職工則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年長的職工,讓他們退休,享受社會福利保障。另一部分是中青年職工,讓他們接受職業技術培訓,幫助他們在適當的企業找到工作﹔如果他們願意自主創業,政府可以給予減免稅等扶助措施,也可以鼓勵銀行給予貸款支持。

現階段怎樣補短板呢?基本做法是鼓勵創新,鼓勵民間資本流向高新技術產業和短板產業。世界上許多國家在這方面積累了經驗。市場是可以創造的,市場份額不是固定不變的,市場隻認可最優秀者。在市場競爭中,永遠是優勝劣汰。有創意、有創新,就能搶佔競爭制高點、得到市場青睞。這會激勵更多的發明家和企業家齊心合作,不斷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

根據經濟學原理,在經濟下行壓力大時,既可以從需求側進行調節,也可以從供給側進行調節,二者是可以相互配合的。但需求側改革著重於內需擴大,而供給側改革著重於結構調整。與需求側改革相比,供給側改革更為艱難,也會涉及市場主體重組。對當前的中國經濟而言,供給側改革更有必要。也就是說,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們為了不貽誤時機,理應通過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使國有企業增強活力,以適應新的形勢﹔同時,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民營企業在供給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當前正在發展構建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是在中國經濟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是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經濟發展經驗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內容,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這一理論的誕生,開啟了中國特色經濟學的巨大創新空間。

這裡討論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中的八個問題。雖然這八個問題遠不能概括我國30多年改革發展所走過的全部路程,也顯然不能窮盡中國特色經濟學研究的重大問題,但至少可以說明中國特色經濟學是怎樣一步步建設和發展起來的。中國的經濟學者,包括老、中、青三代人,熱情參與了這一進程。我們之中,誰都不是先知先覺者,誰都不敢說自己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已預料到中國經濟所要經歷的過程。改革發展的實踐不僅從中國國情出發提出了一個又一個新課題,而且不斷對經濟學研究進行檢驗。沒有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我們能學到這樣豐富的經濟學說嗎?中國特色經濟學能取得這些偉大的成就嗎?

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科學,它不會止步於任何一個階段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者也不可能自稱已到達經濟理論的終點。中國特色經濟學的建設和發展,足以証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具有無限生命力,它會繼續指導中國現代化建設實踐,繼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在中國發展創新的重大成果,生動鮮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實踐是其發展基礎和創新源泉。中國特色經濟學必將繼續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壯大而茁壯成長、開枝散葉。(作者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資深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27日 16 版)

上一頁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厲以寧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