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大家手筆)

深化基礎教育改革三題

葉 瀾

2016年05月03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深化基礎教育改革三題(大家手筆)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如何在已有基礎上邁出新步伐,成為教育界面臨的重要課題。總結過去30多年的經驗,直面基礎教育改革現狀,要想在新的5年中顯著提升基礎教育質量,至少應研究以下三個問題。

  改善生態,即改善基礎教育生存發展的社會生態。長期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觀念和原則的泛化,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把自己與基礎教育的關系更多看作需與供的關系,更多要求教育提供各自心目中的優質服務,而很少思考自身應承擔的教育責任。加上一些媒體為爭奪眼球而“嗆教育”,導致社會對基礎教育質量缺乏信心,甚至出現了教育焦慮症。這樣的社會生態扭曲了教育與社會的關系,如果不加以重視和改善,勢必使教育與社會的關系呈惡性循環,導致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更為艱難。當前,改善生態需形成如下共識:基礎教育發展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沒有旁觀者和局外人,盡管各自所應盡之責不同,但人人有責﹔要形成對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學校教育健康發展友好的社會生態,這樣才能稱得上是現代文明社會。這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責任。

  認清特質,即直接承擔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重任的主體必須認清基礎教育的特質,把握好改革與發展的方向。當前,我國基礎教育學校層面的改革呈現多元趨向,但多元並不意味著每個“元”都恰當合適,中小學教育改革尤其要注意不被亂花迷眼。隻求新奇獨特而丟失或遠離“基礎”,這樣的改革也許會風光一時,但最終必受歷史懲罰,付出巨大代價。基礎教育中“基礎”的具體內涵會隨時代發展而變化,但其在兩個層面的基礎性地位和價值不會改變、不可丟失:一是為個體一生的發展打基礎(包括人品、學問、處世和身心健康),二是為社會所需各類人才的培養打基礎。這是基礎教育的特質。基礎教育給每個接受教育的個體留下什麼才算完成“基礎”的使命?可將之概括為“三底”:一是“底線”,懂得且遵循做人、做事必須有的底線。二是“底色”,童年、青少年期的生命底色應是陽光、自信、熱愛生活,對未來抱有希望,不畏成長中的艱難。學校教育有責任給孩子的生命打上明亮溫暖的底色。三是“底蘊”,讓青少年走出隻能依靠直接經驗認識世界的時空思維局限,獲得走進文化世界的工具,學會借助文化知識不斷學習、探索、創造未來世界的能力。基礎教育的特質集中體現在這“三底”上。成此“三底”,則基礎教育大成。

  審視決策,即在教育改革決策方具有強大話語權和影響力的情況下,如何保証決策能促進基礎教育發展。近30年來,我國基礎教育取得長足進步,但並非沒有可反思調整之處,以下三點尤需引起決策者注意:一是教育系統內部有宏觀、中觀和微觀的區別,系統的不同層次有相關性,但不同層次承擔的責任相互不可取代。上層決策應把重點放在頂層設計、宏觀把握上,在決策涉及下一層次時,一方面應以有利於激發(而非代替)中觀、微觀層次責任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原則,為其他層次主體留出自主決策的空間﹔另一方面應在行為底線和秩序上作出基本規范,並通過法律等保障這兩方面的實現。以往基礎教育上層決策的主要問題是對屬於中、下層的事項管得太具體、太絕對,諸如減負令等,最終往往流於一紙空文。二是“條條”一統到底、“塊塊”缺乏統籌的權力,致使改革中的一些良好願望難以實現。比如,基礎教育改革不能把希望全押在課程這條線上,而應加強以學校為整體的系統改革。三是尊重教育的內在規定性。應認識到教育是人的事業、文化的事業。教育雖與社會一切方面都有關聯,但不能簡單套用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改革目標、策略與措施。不尊重教育的內在規定性,許多改革就會事與願違。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終身教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