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

科學把握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

丁晉清

2015年12月29日08: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綠色發展理念與其他四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集中體現了我們黨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對於推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堅持以綠色發展為核心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對待自然,面對自然無所作為,更不是要停止經濟社會發展﹔而是強調在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過程中盡最大可能、積極主動節約能源資源,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做到發展和保護相統一,實現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是彰顯自然價值與自然生產力的理念,要求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堅持“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打破舊的思維定勢和條條框框,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努力使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有機融合、和諧統一。

  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習近平同志指出:“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綠色發展以綠色循環低碳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旨在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的幸福美好生活。當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問題突出,而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淨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生態環境惡化已成為突出的民生問題。堅持綠色發展,必須統籌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努力消除經濟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威脅,逐步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近期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出的瓶頸制約是資源環境,突出的短板也是資源環境。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一頭連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一頭連著社會和諧穩定﹔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態環境就是改善民生。堅持綠色發展,必須把環境治理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著力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環境問題,讓人們在優美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同時,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把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改善人民生活質量的著力點、展現我國制度優越性的發力點。

  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隻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政策落實,嚴格生態安全的底線、紅線和高壓線,不斷強化黨員領導干部的擔當意識。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搭好基礎性框架,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形成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治標治本多管齊下,切實抓好各項制度的執行和問責。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29日 07 版)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