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刷新見解)

理性妥協致雙贏

周小毛

2015年12月21日07: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傳統觀念中,妥協似乎是一個貶義詞。但在利益關系、價值取向日益多元的現代社會,妥協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潤滑劑”“黏合劑”。妥協是指用讓步的方法避免沖突或爭執、求得共識。當然,這樣的妥協不應涉及原則性問題。事實一再証明,大到處理國際關系、社會關系,小到處理人際關系,均離不開妥協,理性妥協往往會帶來雙贏效果。

  理性妥協讓矛盾雙方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矛盾永恆存在,無法避免。面對錯綜復雜的矛盾,人類總是以自身智慧來緩和、協調、化解,努力使矛盾雙方或多方處於非對抗、沖突的狀態,盡可能避免矛盾激化。特別是在不存在對抗性矛盾的社會主義社會,人們追求和諧、幸福、安康,會理性選擇以非對抗的方式處理矛盾,力求在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平衡關系、實現互利共贏。這是以現代理性精神化解社會矛盾的理想局面。因此,矛盾雙方或多方增強妥協意識、培育妥協能力、掌握妥協藝術,通過協商溝通,在理性讓步中縮小矛盾、緩和矛盾,最終化解矛盾,在求同存異中找到最大公約數,進而形成社會共識,就能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理性妥協讓博弈雙方都能實現自身利益。在利益博弈中,最佳結果是避免零和博弈,追求正和博弈,通過利益兼顧實現共贏。作出正和博弈的選擇、達到正和博弈的目標,同樣離不開理性妥協。在利益面前沒有絲毫妥協、缺少必要犧牲,失去的可能是更大利益甚至全部利益,這就不是贏而是敗。“公地悲劇”產生的原因除了產權界定不清,也同人們沒有理性兼顧各方利益有關:人們都想多養羊,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利益,結果公地被啃得寸草不生,大家都失去了養羊機會。這種兩敗俱傷的結果警示人們,在崇尚理性精神、遵守契約規則的現代社會,任何人都需要妥協。其中,遵守規則是底線,違背規則就會損人不利己、失去獲利機會。事實上,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財富總量的擴大,妥協的空間越來越大,人們也越來越習慣於妥協。如果我們以更寬廣視野觀察妥協,當今時代,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也應打破冷戰思維,以理性精神、妥協藝術加強合作、尋求共贏。

  理性妥協讓社會主體提升精神境界。人們大都不願意妥協,但在社會生活中妥協與每個人相伴相隨。正如美國學者多比爾所說的,沒有人喜歡妥協,但每個人都在妥協。法國思想家阿隆更是直截了當地講,隻有死人不需要妥協。既然人本性上不願妥協,而現實生活中又必須妥協,這就需要加強修養,提升為人處世的品位與層次,學會妥協,在妥協中豐富人生、砥礪品質。在利益博弈過程中,為了尋找利益的交匯點,弱者需要妥協,強者更需要妥協﹔熟人面前需要妥協,陌生人面前更需要妥協。妥協既要利己,更要利他。因此,妥協不僅有功利屬性,而且有價值屬性,體現社會主體的精神境界。史傳清代張英為官后,家裡因一堵牆與鄰居發生糾紛,雙方爭執不休、互不相讓,家人修書一封向他求援。張英看罷家書,回復“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與那些以勢欺人者相比,張英的妥協體現了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擔心妥協丟面子、失人格。其實,妥協並不是示弱,而是內心強大的表現,是精神境界的彰顯。超越獲取物質利益的妥協是對人的一種尊重,而主動妥協者在尊重他人的同時,也會獲得他人的尊重。從這個意義上說,理性妥協是智慧的為人處世之道。

  (作者為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21日 07 版)

(責編:楊麗娜、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