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思想縱橫)

姚桓:批評貴在有“辣味”

2015年12月07日07: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與作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有力武器。但一個時期以來,一些黨組織中滋長了好人主義,息事寧人、姑息遷就等不正之風盛行,導致批評走了樣、變了味。實踐証明,使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武器真正發揮作用,需要去掉不該有的味道、恢復它本來的味道,保持其應有的思想鋒芒。

  批評最忌的是“甜味”。帶“甜味”的批評實際上是變相表揚,或者三分批評七分表揚。批評者往往使用精心准備的詞句,在充分肯定、大談優點之后輕描淡寫地說幾句無關痛痒的缺點,最后落腳在“瑕不掩瑜”上,使被批評者感覺非常愜意舒服。這樣的“批評”對黨內生活毫無益處,對有缺點錯誤的同志起到了麻痺作用,實則害之。還有少數人對上級領導提出批評總是小心翼翼,或東拉西扯詞不達意,或反復強調缺點在所難免等。這樣的批評是為領導的缺點錯誤圓場,是討好、恭維的又一種形式。這樣的批評看似維護領導威信,實際是幫倒忙,甚至無異於捧殺,助長了黨內生活的庸俗化。

  批評要去掉“甜味”,關鍵是帶點“苦味”、加點“辣味”。不帶“苦味”的批評不是真批評。人最難的是戰勝自己,很多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乍一聽到批評、否定自己的話,自尊心受到傷害,進而擔心威信受損。但良藥苦口利於病,帶“苦味”的批評能使人看到真實的自己。批評的“苦味”通常來自批評的“辣味”。批評的“辣味”是指批評具有嚴肅性、尖銳性。如同醫生給人治病難免要割掉膿瘡、觸到痛點一樣,真正的批評也會觸到人們思想的暗角、黨性的缺口、精神堤壩的鬆軟之處、為官做人的軟肋短板。觸碰到這些痛點,確實能使人辣得臉紅出汗。但唯有如此,才能打掉“寡人無疾”的自負感,使人感到刺痛,進而清醒振作,最后達到輕鬆解脫。

  那麼,帶有“苦味”“辣味”的批評能否被接受呢?隻要被批評者從黨和人民利益出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就會有聞過則喜的胸懷、接受批評的氣量。當然,從批評者方面看,為使被批評者易於接受自己的批評,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態度端正、出以公心。批評無論多麼尖銳,都不應出於個人恩怨,不能摻雜個人情緒,更不能挾嫌報復。要站在維護黨和人民利益的立場上,真心實意地幫助同志改正缺點錯誤。是出於公還是出於私,這兩種態度涇渭分明,大凡批評者都會心知肚明,被批評者也是能夠感受得到的。二是突出重點、實事求是。批評不是無原則的糾紛,不是對細枝末節的吹毛求疵。作為黨內生活的重要形式,批評應著重指出同志在政治、思想、作風上的缺點及其對黨的事業的危害。批評應以事實為依據,丁是丁、卯是卯,這樣自然易於被接受。三是科學分析、以理服人。解決精神世界的問題,隻能說服不能壓服,必須科學分析、以理服人。批評時不僅要指出同志的錯誤之處,而且要分析為什麼錯了。從程度到危害、從現象到本質、從原因到后果,條分縷析地一一道來,這樣的批評會使人心服口服。

  其實,開展批評是照兩個鏡子,在給被批評者照鏡子的同時,也在給批評者自己照鏡子。這兩個照鏡子檢驗的都是黨性。隻要批評者奉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被批評者遵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可以使批評去掉“甜味”、帶有“苦味”和“辣味”,從而有效蕩滌黨內的灰塵污垢。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07日 07 版)

(責編:楊麗娜、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